第18页

    不出苏易所料,六位尚书之位各被八个世家瓜分,其中不少人对自己能压他们一头并不服气,表面恭敬,心中却很是不屑,苏易淡笑着把这些人的面孔都记在了心里。

    在场的诸人,虽然穿着一样的官服,但寒门子弟和世家子却一眼就能看出区别。

    世家子多配着精美的腰佩,头上的笼冠和玉簪造型精致华丽,长期的养尊处优,养出了白皙的肤色,但基于大梁爱美的风气,其中半数都傅粉熏香,让苏易感到有些不适。

    至于寒门子弟就朴实多了,头上的簪子多是木质或者银铜所制,皮肤也略为粗糙,苏易注意到,有几个人,行礼的时候甚至能看到手上的茧子,显然是在家除了读书,还会下地帮家里干些农活。

    世家子傲气,寒门子忐忑,苏易记下那些面对自己时真正不卑不亢的寒门子弟,留作观察。

    一个时辰后,郎中和员外郎相继离开,现场只剩下了六部尚书和诸位侍郎属官。

    这些才是苏易会经常打交道的人,因为大梁规定,只有四品以上才能参加朝会,四品以下只需在自己的部门按时点卯,连面圣的机会都没有,这也是世家肯妥协让寒门子弟进入尚书省的原因。

    苏易提前调查过,在场的六位尚书,十二位侍郎,正好一半新人,一半老人。

    像吏部,兵部,户部三个比较重要部门的尚书,就多是从中书省和门下省调来的,户部,刑部,工部这三个全新,之前又没有类似机构的部门,就交给了和自己一样的新人。

    苏易站起身来,先弯腰行了一礼,起身后笑道:易之初入仕途,才疏学浅,虽然侥幸想出三省六部制,又在陛下和朝堂各位大人的器重下勉为尚书令,但毕竟经验不足,还望诸位大人日后多多提点。

    见苏易态度诚恳谦逊,众人脸色好看了很多,也不敢坐着接礼,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来起身还礼。

    户部尚书和蔼道:苏大人不可妄自菲薄,单是这三省六部制,就非等闲之人所能想出。

    苏易认识他,是萧家的人,自己的姑姑就是嫁入了萧家,有姻亲关系,当然第一个跳出来为自己说话。

    兵部尚书也捋了下胡子,笑道:苏大人是陛下和朝中各位大人亲自选定之人,我等自是相信陛下和各位大人的眼光,今后必将尽心尽力辅助大人。

    这个人苏易也认识,父亲专门打过招呼,是他曾经的下属。

    有人带头,在场的又都是人精,一时之间,众人纷纷赞扬苏易,先前有些生疏气氛一扫而空,至少表面看着和睦了起来。

    一番相互恭维后,苏易看气氛差不多了,让两个侍郎从外面抬出了一筐竹简,足足有半人高,放在身前。

    看着众人不解的目光,苏易解释道:这竹筐中的竹简,是在下这些年来,对六部发展的一些浅见。

    他苦笑道:想必各位大人也有所耳闻,在下早年身体不好,缠绵病榻多年。

    当时虽然自知时日无多,却一直不曾磨灭报效大梁之心。

    他抚摸着这厚厚的一沓竹简,面色复杂,闲暇之时,在下便在家中写下自己的一些见解,三省六部制就是从这些浅见中整理出来的。本来以为它们可能一辈子都不见天日,但在下,终究是不甘心

    听闻三省六部制是从中整理而来,不少人的目光瞬间重视了很多。

    苏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肃然道:眼下尚书省刚刚成立,陛下和朝堂上各位大人可都看着我们,期待能做出一番成绩。在下今日也不藏私,将这些不成形的浅见给诸位大人做个参考。

    他站起身来,亲手将一卷卷竹简分发到各位尚书手中,声音恳切,希望这些浅见能对诸位大人有所帮助。

    在场都是有才之人,迫不及待的翻开后,纷纷面露惊容。

    这哪是什么不成熟的想法?条理清晰,顺序分明,最难得是,cao作性极高,随便拿出去都能做出一番成果了。

    而这苏易竟然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把它这么分享了。

    这都是功劳啊,不少人心中火热起来,对苏易有了些感激。

    苏易感受到他们心中的情绪,嘴角含笑,这可是自己从后世提取而来,去掉了一些太过激进或者不符合社会现状的方案,镇住这群古人自然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他不由有些庆幸,还好当初自己一向对历史感兴趣,甚至靠着自己过目不忘的能力,读完了学校里半个图书馆的书,不然今天可拿不出这些东西。

    众人见苏易风轻云淡,丝毫不以为意的样子,心中更是佩服。

    一番道谢后,走之前纷纷邀请苏易上门做客,苏易也一一含笑答应。

    送走最后一位尚书,苏易呼了口气,总算应付过去这些傲气的世家子了。资历不足,就用实力和才华让他们心服口服。

    他看着空旷的偏厅,突然笑了起来。

    也许,自己这只蝴蝶,能给大梁造成巨大的改变。

    第10章 共同的理想

    苏易最近很忙。

    自从他给了六部竹简后,每天都会被各部的尚书轮流请过去商议政事,每日忙的脚不沾地,连喝口茶的时间都没有了。

    近日来,他的重心放在了工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