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徐新恨凝视着乐远行,见他眼中光彩夺目,答道:“我知道,你想无拘无束,你想看遍天下。”

    乐远行悚然,“你会读心?”

    徐新恨笑笑,没有回答,又道:“我还知道,你看着严肃,其实骨子里很懒散。”

    乐远行警惕又感动的瞅着徒弟,将信将疑问道:“你……你怎么知道?”

    徐新恨得意道:“师父,没有什么法术能读心,但我就是知道。”

    因为……在意一个人,就会知道。

    朋友易寻,知己难得,世上能和你吃喝玩乐、一起奋斗、或者志趣相投的人很多,可能样样兼得的人却不多,不但兼得还会理解你,关心你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乐远行从来没想过有人会发现自己另一面,纵是那只神兽,他也只是当做一个不会舍他而去的陪伴而已。

    可在书里,他却遇到了徐新恨。

    难不成这是作者为他量身打造的角色?

    乐远行想,纵使徐新恨果然是这书中人物,能和他同行一段,有这师徒缘分,他亦知足。

    他这人性子闲散,不喜经营,很少挽留,一向懂得知足。

    再看向小徒弟,眼里除了慈爱,还多了些感动和惺惺相惜之意。

    沉默有顷,徐新恨期盼又害怕的开口问道:“师父,你能给我讲讲你的过去吗?”

    乐远行摸摸肚皮,笑道:“若为师能吃饱饭,或许有兴致给你讲讲过去。”

    徐新恨一边朝洞口飞奔而去,一边喊道:“我去捉鱼。”

    洞外,果然有条大河横陈,浪拍河岸,怒吼而行。

    徐新恨没用法术,他挽起裤腿站在河边,不一会用行风捉了两只胖鱼上岸。

    乐远行也用长空劈好一堆柴,早点起篝火。

    乐远行做梦也没想到,上古双剑有一天又是串鱼,又是劈柴,仿佛不是法器而是农具,若师父在世,恐怕要揪着他的耳朵骂孽徒。

    两人都不会做饭,还好徐新恨给杜南秋打过两个月下手,他迟疑着剖了鱼,刮了鱼鳞,架在火上翻烤。

    徐新恨烤的鱼,绝对称不上好吃,可师徒二人饿了一天,终于有点吃食,都吃的极认真不舍。

    吃饱喝足,日头西沉,林子又黑了下来,乐远行想去找人家问路,徐新恨却拉着他师父的袖子,让他师父先兑现承诺。

    乐远行想想,杜南秋和傅如松都在长春派,遇到邪魔足以应付,于是重新坐回篝火旁,问道:“你想知道什么?”

    徐新恨托着下巴,眸子闪亮如星,他想了片刻,道:“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乐远行不知这个以前是多久以前,于是答道:“以前也是教徒弟。”

    徐新恨指指自己:“我好,还是他好?”

    乐远行怔了怔,想到八字不合的天帝徒弟,果断道:“你好。”

    徐新恨极其满意的笑了笑,又道:“那你可会为了我……还有大师兄他们,离开他?”

    乐远行摇头,苦笑道:“我有我的责任,我暂时不能离开他。”

    徐新恨神色一暗,没再问下去,而是站起身,闷闷道:“师父,你说你去仙名山是为了找到家,你……想回家,是不是为了他。”

    徐新恨没明说“他”是谁,乐远行也知道说的是小天帝。

    乐远行坦然道:“确实,但也不全是为了他,我……不属于这里。”

    徐新恨没说话,他一瞬不瞬看着乐远行,不知想从对方的眼里求证些什么。

    相顾无言,半响,徐新恨从袖里拿出两根草,系在乐远行腰上。

    乐远行低头一看,居然是株洞冥草,洞冥草折下后断裂处会发出亮光,经久不灭,能做照亮之用。这草很少见,纵然在现实世界,也是千金难求,没想到九重也有,竟然还被小徒弟找到两株。

    “你在哪找的?”乐远行讶然问道。

    徐新恨道:“萤火虫洞里,我看有草也会亮,觉得好玩,顺手摘得。”

    乐远行道:“你可知这是洞冥草?经年不灭,还能威慑邪祟。”

    徐新恨蹙眉,“不知,我系在你身上,只希望再黑再暗我也能看见你。”说着,他捏了个诀,洞冥草亮了一瞬,继而又恢复原貌,“这法术能维持住亮光,只要我不死,它便会一直亮着。”

    乐远行静默许久,久到徐新恨已经提步要走,他才问道:“新恨,你是怕我离开?”

    徐新恨捏了捏拳,淡淡道:“师父说过,无论人仙魔,都是要自己走下去,既然如此,你为何要为了他离开我们。”

    乐远行五味杂陈,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含糊道:“他还不能靠自己走下去,所以我要回去。”

    徐新恨看他一眼,长腿一迈,当先走去。

    行了数步,却没听见乐远行跟上来,转身一看,却见他师父正蹲着扒拉草丛。

    只好又折回,问道:“你在看什么?”

    乐远行扒开草丛,竟露出个洞,洞里有头小鹿,正在用前蹄刨土,喉咙里发出绝望的嘶哑的叫声。

    徐新恨看了一眼,问道:“陷阱?”

    乐远行颔首,道:“附近应该有猎人。”说着,抬头四处张望,似乎再找何处有人活动的踪迹。

    徐新恨看着那只鹿,问道:“要不要救它?”

    乐远行摇摇头,“修道之人慈悲,可也将生死看得很淡,它陷落至此,是命该如此。何况那猎人也许正等着卖了这头鹿,拿钱吃饭,或者让孩子上学,让老人看病。既然怜悯小鹿,那也该怜悯猎人,我们不必充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