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高麟露出笑意,这个答案,比上一个更让他满意。 林宗然打量了一眼皇帝的神色,道:“草民以为,除了清点国库以外,还需提前在南疆屯兵,就算不打起来,我大旻军队也可威慑西夷,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犯我国界。” 高麟微微颔首,他目光转了一周,问:“还有其他意见吗?” “有。” 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高麟抬起眼帘,莫衡便上前一步,走到了众人面前。 高麟唇角微勾:“莫衡,你有何补充?” 莫衡答道:“回皇上,若要解决南疆之乱……当务之急,便是绘制边境堪舆图。” 高麟长眉微动:“堪舆图?” 其他人听了,也有些疑惑,忍不住交头接耳。 “这堪舆图不是早就有了么?” “就是啊,这和南疆之乱有什么关系啊!” “早就听说这莫公子才学不精,今日一见,果然文不对题……” 唐公公沉声开口:“肃静!” 众学子顿时噤若寒蝉。 高麟的目光落到了莫衡身上,问:“莫衡,此话何解?” 莫衡不慌不忙地开口,道:“在下此举,有两个原因。” “第一,在下曾听得兄长、军中副将等人说过,在南疆一带,地势险要,沟壑纵横,我大旻以步兵为主,地形对我们来说极其不利……若有一副堪舆图,能完整地勾勒出边疆地貌,让边境的将士们利用地形打击西夷,得胜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高麟看着莫衡,面上不便喜怒,问:“第二呢?” 莫衡沉声:“第二,便是为了边境的长治久安。” “在下曾去过京城城郊的慈济村,慈济村里住着不少解甲归田的士兵,还有不少从南疆逃回京城的流民,在下与他们攀谈之后发现,有些百姓在国界一事上,极其模糊。” 高麟面露疑惑。 莫衡便继续解释道:“皇上可记得,先皇在时,我们南疆一座小城——宛城,被西夷霸占了十年之久,直到前些年才回归大旻?” 高麟颔首:“不错,朕记得那宛城还是莫崇与莫寒一起收复的。” 莫衡:“确实如此……从我们眼中看来,那宛城自然是属于大旻,失而复得……但在那十年之间出生的孩子,却不一定这么想了。” 高麟眉头微蹙,道:“你的意思是,那些孩子在出生之时,便以为宛城是西夷的,自己也是西夷之人?” 莫衡无声颔首:“是,因为那十年之间,宛城被西夷统治,百姓被他们灌输了西夷的思想,不少孩子识得了西夷的文字,学了西夷的规矩……即便我们将宛城夺了回来,但宛城中的百姓,却并非人人都认可自己是大旻子民。” 莫衡说罢,缓缓抬起头来:“在座的各位也可以想想,若你是西夷之人,要攻克大旻,从哪里开始?” 众人沉默下来……一名学子小声开口:“那自然是从宛城开始了!” 莫衡一笑:“所以,我们不但要通过堪舆图,向边境的百姓明确国界,还要教会他们读书写字,研习大旻的文化、延续大旻的传统,让他们忠于大旻,成为大旻边境的盔甲,而非软肋。” 高麟微微一怔……提出这个问题之前,他想过各种各样的答案,但莫衡这个回答,却不在他的预估之列。 但不得不说,莫衡提的这个点,若是真的,那当真是南疆极大的隐患了。 廖先生也开口道:“依草民所见,这堪舆图不但能帮助军队领兵作战,帮助边境百姓认知国界……还应该根据堪舆图的情况,设定几条南疆与京城的通路,加强京城与边境的连接,让边境百姓感知到朝堂之能,皇上之威。” 其他学子听了,便也忍不住附和起来。 “这么说来,堪舆图确实重要……” “若是边境百姓反叛,那多少军队去了,都堵不上口子!” “未雨绸缪还是十分必要的……” 程思宏见众人都开始向着莫衡,顿时心中不悦。 他忍不住上前两步,沉声开口:“草民以为,莫公子和廖公子此言虽有道理,却不切实际。” 此言一出,高麟缓缓抬眸,看清了程思宏的样子,问:“为何?” 程思宏拱手,继续道:“草民对南疆之事,也略知一二,南疆与西夷接壤之地,常年苦寒,终年积雪不化,若要画出详细的堪舆图,简直是难于登天。” 莫衡侧目,看了他一眼,缓缓笑了起来:“程公子此言差矣……虽然南疆终年冰冻严寒,但大致的脉络图,军中是有的,只是需要费些时日,将里面路径的点踩实罢了……” 程思宏不屑地笑了:“踩实?谁人能有这等本事,翻越雪山,跨过天堑,却还要丈量作画?” 莫衡一笑,撩袍跪了下来。 “若皇上应允,莫衡愿身先士卒,前往南疆,绘制堪舆图。”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作者有话说: 第94章 内讧 殿试终于结束。 学子们拜别皇帝, 在吏部官员的指引之下,依次离开皇宫。 宫门大开,放眼望去, 皆是满脸期盼的家眷们。 眼见学子们出来,众人第一时间便围了上去。 罗端一见到程思宏, 便开口问道:“表叔, 考得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