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王夫人看着贾母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连忙追问:“不知老祖宗有何想头?”

    贾母懒懒地靠在美人榻上,眯了眯双眸:“如今宝玉和云家姑娘还小,也说不出个什么事来。等再大些,借着林丫头的名义邀她过府玩耍,若是有些什么,镇国侯府再如何,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王夫人点了点头,这也是最开始的谋划。

    “可是,如此毁了名声的女子,谁家又一定要迎为正室呢?”

    王夫人吸了一口气,豁然抬头:“老祖宗,您的意思是……”

    “甄贵妃和惠贵妃如今分庭抗礼,二殿下和六殿下也是旗鼓相当。若是六殿下获胜,有这么一门姻亲在,哪怕是惠贵妃娘娘都要对我们府礼让三分,还愁元姐儿没个好前程。若是二殿下获胜……”

    贾母顿了顿,看着荣庆堂的朱门雕窗,似乎是看到了荣国府昔日的赫赫辉煌:“凭着元春在六皇子府这些年的辛苦,甄妃娘娘就不会亏待了元春。若是再让云家姑娘做了宝玉的妾室,如此折辱镇国侯府,这岂不是既讨好了二殿下,又帮着甄妃拿捏住了惠妃,一举两得。”

    王夫人心头一跳。

    抬头看着贾母仍旧满头银发,面目慈祥的模样,心中漫上了一丝敬畏和颤栗,连忙站起身恭维贾母:“老祖宗当真是好计谋。儿媳比起您,真的是差远了。”

    贾母嗤笑一声,点了点王夫人,语重心长地提点:“我这把老骨头,也就谋划这几年了。日后这府中的一切都是宝玉的,你这个做母亲的也别太过吃斋念佛,该想的还是要想,该握的权力还是得握。没得最后什么也没占到,统统便宜了那房。”

    听着贾母的意思,王夫人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舒心的好日子,眉梢一喜:“是,儿媳受教了。”

    第1卷 第23章

    林氏素来温婉谦柔,轻易不与人结梁,但她也从来不是任人拿捏的好性子。

    如今荣国府都欺负到头上来了,林氏自是不甘示弱,转天就递了牌子,和张嬷嬷一同进宫去拜见惠妃娘娘。

    夜晚,陈怡妃对着菱花镜细细地描眉点唇,涂着艳红丹蔻的手指在檀木盒中挑挑拣拣,最后拿出了一只最是普通的素银发簪,比了比,斜斜地插在了自己如乌的云髻中。

    霜雪拿着玉梳轻轻地替陈怡妃梳着头发,看着菱花镜赞叹:“娘娘真是天生丽质,仅仅是配一只普普通通的银簪,也是如此超凡脱尘,怪不得陛下这么多年来一直宠幸咱们宁和宫呢。”

    陈怡妃微微扬起下巴,抬手抚了抚鬓间的银簪,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勾起了唇角,潋滟动人,国色天香。

    明熙帝司徒照的御辇驾临之时,怡妃早就一身素裙地站在宁和宫庭院中,提着一盏八角宫灯,朝着走进的司徒照请安行礼:“臣妾见过皇上。”

    司徒照看着灯后明媚柔顺的怡妃,心中一动,上前几步将其扶起:“爱妃快些免礼。”说着,就携着陈怡妃的手,一同走进了寝殿。

    怡妃年龄已经大了,却还是保养的如同二八少女。

    明熙帝一抬头就看见了怡妃发间仅别着的一支银簪,眼神一动,伸出手轻轻地碰了碰怡妃的发髻:“没想到这支簪子,爱妃还记得。”

    怡妃笑了笑,在明熙帝身边坐下,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脸颊有些羞红:“这是陛下当年赠给臣妾的第一份礼物,如此贵重,臣妾又怎敢忘怀?”

    怡妃初入皇子府时,颇受当年还不是皇帝的明熙帝的喜爱。

    因出身商贾之家,怡妃不能佩戴银饰,明熙帝便悄悄送了她一支素银发簪,以示对她的爱重。甚至在登上帝位之后大力提拔怡妃母家,致力于使扬州陈府由商贾之家转为官宦世家。

    只可惜怡妃向来守矩。

    曾经陈家还是商家时,这只发簪被怡妃小心地保管着,从来不肯戴上示人。后来改换门庭,明熙帝已经有了更多年轻貌美的妃子,怡妃更是不轻易戴上,徒增伤感。

    明熙帝握着怡妃雪白的葇荑,似是怀念到了曾经和怡妃美好年轻的时光,笑着道:“你一向守矩,朕将这只发簪赐给你后,却从未见你戴过。这是朕的后宫,你就应该随性些,又有谁敢指责你呢?”

    怡妃低头笑了笑,伸出手轻轻地替明熙帝按着他手上的xue位,缓解他一天的疲劳:“陛下,祖宗规矩不可废,臣妾又岂能因为一己之私,陷陛下于两难之地呢?”

    明熙帝喜欢的就是怡妃温柔懂事,不争不抢的性子,叹了口气,拍着怡妃的手感慨道:“还是幼薇最知朕,说起来,若是这宫中人人都能像你这般,朕也就不会如此烦忧了。”

    怡妃掩嘴一笑,觑着明熙帝的脸色,状似不经意地提起:“说起来,今儿个臣妾听到一件趣事,不知陛下可知道?”

    “哦?”看着怡妃突然间神秘俏皮的模样,明熙帝来了兴趣:“什么事,爱妃不妨说上一说,让朕也跟着乐乐。”

    “今儿个云家二夫人进宫拜见jiejie,言语间谈及荣国府如今的正院荣禧堂竟是让没有袭爵的二房居住,反而正经的继承人被赶去了马棚边。现在人人都戏称那荣国府的贾爵爷是马棚将军。陛下,您说这事,可不可乐?”

    明熙帝的眼神冷了冷。

    荣国府的事他也听过一些。但毕竟这些功勋世家在开国时也是为大庆立过功的,加之贾赦自愿让出荣禧堂,这等小事他也就一笑置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