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如何怀着未来太子逃跑在线阅读 - 如何怀着未来太子逃跑 第88节

如何怀着未来太子逃跑 第88节

    好似那是她最后的傲骨,一旦折了,那她便彻彻底底,一败涂地,沦为他手中可轻易嘲辱丢弃的玩物。

    然重来一世,她不再是那个卑躬屈膝的奴婢,而是他明媒正娶,堂堂正正的妻。

    从踏入誉王府的一刻,她已然做好了准备,以前世苏婵的位置,让他和夏侍妾此生能欢欢喜喜,终成眷属。

    可夏侍妾依旧死了,他却不复从前那般用余生来怀恋这个美艳的女子,反而在不久后告诉他,他心里有了她。

    事情朝着她难以预料的情况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她分明一次次想疏远他,可最后还是贪恋他的温柔与保护,甚至看着他与旭儿如前世一样温馨的父子相处,越发沉醉于这份单纯的幸福中无法自拔。

    可前世赐死陪葬的那盏毒酒,就像梗在她喉间的一根刺,吐不出来,咽不下去。她一直介怀的并非全是自己的死,而是他对自己的冰冷,是十几来年同床共枕,却没有换来他一丝留情。

    这四年来,看着他对自己的好,碧芜不是没怀疑过或许前世她的死非他本意,可她终究没有证据,连个毫无介怀地去欢喜他的理由都没有。

    与其如此,不若将这颗心收起来,不教自己也不教他看见,总好过整日庸人自扰,自寻烦恼。

    见身下人久久没有回应,男人剑眉微蹙,眸色沉了几分,碧芜死咬着唇,嘤咛声儿才自喉间溢出,便被男人的薄唇吞了去,顿时化作无力的呜咽。

    疾风骤雨打在窗扇上,久久不息,恰如屋内guntang的热意,直逾半宿才终是歇了劲儿。

    碧芜筋疲力竭,几乎是一沾了榻便昏死过去,翌日醒来时,誉王已不在了。身上换了干净的寝衣,她依稀记得,昨夜事毕,似是誉王用温热的水细细替她擦了身。

    她拥着衾被,在床榻上呆坐了一会儿,便听门扇开阖的声响,小涟端着铜盆自外头进来。

    “王妃醒了。”她搁下铜盆,拿起一旁备好的衣裙,“奴婢伺候王妃更衣。”

    碧芜微微颔首,忍着周身酸疼,由小涟帮着换好了衣裙,接过湿帕子,净面之时,蓦然想起昨夜誉王的反常,问道:“今日……可有听闻朝中或宫里发生什么事儿?”

    小涟愣了一瞬,抿了抿唇,答:“真说起来,确实有的,听说昨夜淑贵妃自观星台上坠落,没了……”

    碧芜动作倏然一滞,确认道:“自哪里坠落?”

    “观星台。”小涟定定道,“宫里都传是因方家生了变故,承王亦被逐回了封地,淑贵妃承受不住,一时想不开,才会偷偷跑出冷宫自观星台上跳楼自尽。”

    碧芜反复捉摸着这番说辞,双眸眯了眯,不免觉得有些蹊跷。

    虽说,淑贵妃两世的结局都差不多,但这世接触下来,碧芜总觉得,像她那般高傲的人,应不至于如此脆弱,跑去自尽才对。

    而且,就这么巧吗?

    沈贵人当年正是从观星台坠亡,而淑贵妃也刚巧选在观星台“自尽”,再联想到誉王昨夜的异常,碧芜总觉得此事没有那么简单。

    淑贵妃的死极有可能与誉王有关,而誉王之所以对淑贵妃下手,兴许是因为他的生母沈贵人。

    前世誉王登基后,并未追封沈贵人为太后,而是做了一件惊世骇俗之事,他不顾群臣反对,寻来方士在沈贵人故乡挑了一块风水宝地,而后不顾群臣反对,选择黄道吉日,大张旗鼓将沈贵人的棺椁迁出皇陵,在其故乡安葬。

    碧芜不知,沈贵人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可誉王既不愿将此事公之于众,那段过往,大抵是他最脆弱痛苦的回忆,不堪为旁人知晓。

    她紧紧捏着湿帕子,想起昨夜打着伞跑进梅园时,誉王望着那片梅林,眸中难忍的悲痛,只觉心口也跟着疼了一下。

    既是不愿说出口,那便就此埋在心底,等它渐渐淡忘去,也不失为一件好法子。

    *

    与当年太子一事不同,再历承王之事后,永安帝彻底病倒,太医院御医们费尽心思,然无数汤药入口,却始终不见好转。

    依太医院医正所言,永安帝此病不在身而在于心,长年累月,忧思过重,郁郁难解,乃至失眠心慌,胸闷喘急。

    也怪不得永安帝会变成这般,才不过短短三年,太子,承王接连出事,又在同一年经历了西南之乱与两桩大案。

    永安帝除受案牍劳形外,还要抽神去处理纷繁复杂的家事与国事,年深日久,到底是心神交瘁,积劳成疾。

    在他卧病期间,几位亲王与皇子轮番前往宫中侍疾,誉王自也不例外,甚至侍疾的时日还比他人更长些。

    自梅园那夜后,碧芜好一阵儿都未见着他,整日待在王府中到底无趣,便带着旭儿去了安国公府。

    打李家祖孙俩搬来后,萧老夫人有了说话做伴的人,气色也比往日好了许多。

    碧芜由婢子领着入了栖梧苑,还未进屋,便听萧老夫人愉悦的笑声传来。

    婢子打起帘子,她抬眸一瞧,便见自家祖母正与那李老夫人坐在一块儿说话。

    李老夫人的面色显然比刚开始好了许多,连带着萧老夫人亦是精神奕奕,红光满面。

    “远远就听祖母笑得开心,不知是何好事,不如说来也让孙女高兴高兴。”

    萧老夫人见着碧芜,登时面露惊喜,“小五和旭儿来了,快,快坐下。我正与你李婆婆说你秋澜jiejie的事儿呢,她聪慧能干,这些日子替我打理府中事务,打理地井井有条的,可省了我不少气力。”

    李老夫人忙道:“您可是言重了,秋澜那孩子不过是帮您打打下手,没有倒添乱已是万幸。”

    “她这若叫添乱,那我恨不得她一直帮着我添乱了。”萧老夫人说着,看向碧芜道,“你秋澜jiejie厉害的地方可不止这些呢,还有那些个铺面,交到她手上,才不过短短几月,入帐竟是翻了一倍,你说说,这么好的掌柜,打着灯笼去寻恐也聘不到呀。”

    碧芜也道:“祖母说得是,连孙女也得好生谢谢秋澜jiejie的,孙女不能时时侍奉在您膝下,幸得有李婆婆和秋澜jiejie陪着您,您的气色可是好了许多。”

    这倒是碧芜的真心话了。

    安国公府今时不同往日,为了以防万一,她也曾暗地里派人去查过这位李家姑娘,确实没什么问题,应就是单纯带着祖母来京城求医的。

    只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被吓着了,这位李姑娘虽与她同龄,可却早早挑起了养家的担子,十二三岁就帮着打理家里的铺面,庆德赫赫有名的小酒楼玉味馆正是她开的。

    可她到底是个小姑娘,无父无母,也没甚么人帮衬支撑,听说这小酒楼一路开起来,遭了不少磨难,也算是不易。

    几个月前,李老夫人患疾,怎也治不好,听闻京城或有可治病的名医,为了筹集给祖母治病的钱银,李秋澜不得不将小酒楼盘了出去,随即带着祖母一路北上求医。

    正如萧老夫人所言,李秋澜是个聪慧孝顺,坚强自立的好姑娘。虽寄住在安国公府,却不贪图享乐,反而主动帮衬着,让萧老夫人减轻了不少负担。

    几人坐着说说笑笑,过了约摸一柱香的工夫,便见萧老夫人时不时看着屋外,望眼欲穿,“都快到用午膳的时候了,秋澜怎的还未回来。”

    刘嬷嬷看萧老夫人这般,忍不住打趣道:“老夫人怕不是惦念李姑娘,而是惦念李姑娘的手艺吧,前几日,灶房的几个厨子还同老奴抱怨,说李姑娘那一手好厨艺,可将老夫人的嘴给养刁了。”

    被戳破心思的萧老夫人埋怨地看了刘嬷嬷一眼,旋即看向李老夫人,“要说,我着实羡慕你了,日日吃着秋澜亲手做的饭食,恐怕连山珍海味都快入不了你的嘴了吧。”

    “嗐,秋澜那丫头在厨艺上确实有几分本事,可也只在这上头有本事罢了,大家闺秀会的琴棋书画,针线女红,却是样样都学不好,说出去就怕教人笑话。”

    李老夫人嘴上虽这般说着,眸中却流露出几分心疼,她这孙女,若是父母都健在,哪至于那么小便需学着去经营铺面,贴补家用,奉养祖母,定也跟京城的贵女们一样,十指不粘阳春水,在闺中好生娇养着。

    见李老夫人面色黯淡下来,萧老夫人看出她的心思,安慰地在她肩上轻轻拍了拍,紧接着就听外头的婢子喊道:“见过安国公,见过李姑娘……”

    话音方落,棉门帘被骤然掀开,萧鸿泽和李秋澜一前一后入了屋。

    萧老夫人倒是对这两人一道进来有些惊诧,“泽儿,你与秋澜……”

    萧鸿泽薄唇微抿,笑答:“孙儿回府的路上,恰好遇见从铺面出来的李姑娘,便一道回来了。在屋内更完衣,正想来看祖母,没想到又在门口遇见送来膳食的李姑娘。”

    “这可倒是巧了……”萧老夫人看了李秋澜一眼,意味深长道,“看来秋澜还与你这萧大哥颇有些缘分。”

    李秋澜淡淡扯唇笑了笑,没顺着答话,转而恭敬道:“老夫人,誉王妃,芦菔排骨汤还在灶上炖着呢,还需一会儿,秋澜炒了几样家常小菜,还望老夫人和誉王妃莫要嫌弃。”

    “怎会嫌弃的。”萧老夫人道,“能每日吃着你做的饭食,我老婆子可是有口福呢。”

    碧芜也道:“看来,我今日也

    有幸,尝尝秋澜jiejie的手艺。”

    李秋澜嫣然一笑,命身后婢子将饭菜呈上来,待众人都落了座,才跟着坐下。

    碧芜夹了几筷子,入口后,不由得有些惊讶,正如萧老夫人所说,这位李姑娘的厨艺着实不错,怪不得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将能一座小酒楼撑起来。

    旭儿也吃得高兴,只他筷子用得还不好,不怎么夹得住,虽然努力去夹,但仍掉地满桌都是。

    碧芜给旭儿擦嘴收拾之际,余光偶然瞥见萧鸿泽抬眸往对厢的李秋澜那儿看了一眼。

    不过那位李姑娘也不知是否真的没有察觉,始终忙着为萧老夫人和自家祖母夹菜,丝毫没有看过去。

    午膳用到半途,灶房那厢派人将炖好的芦菔排骨汤送来,李秋澜起身去接,然没想到萧鸿泽快她一步,两人手触在一块儿。

    李秋澜登时面色微变,慌忙忙将手缩了回来,冲萧鸿泽微微颔首,也不与他争,复又坐了回去。

    碧芜夹了一筷子鱼送进嘴里,看着这一幕,不由得暗暗挑了挑眉。恨不得往她哥哥身上扑的她见得多了,还是头一遭见到这般迫不及待躲的,倒是有些意思。

    用过午膳,虽萧老夫人阻拦,但李秋澜还是亲自沏了茶给众人喝。坐着说了会儿话,萧鸿泽便以公务为由起身离开。

    没过半个时辰,碧芜也带着旭儿同萧老夫人告辞,恰好李秋澜有些事儿要办,便同她们母子俩一道出府去。

    看着身侧这位李家姑娘,碧芜迟疑半晌,忍不住问:“秋澜jiejie在府中可还住得习惯?”

    “自是好的。”李秋澜恭敬答,“老夫人和国公爷安排地事无巨细,吃住上都是顶好的,还时时让大夫前来给我祖母把脉,反让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碧芜看得出,李秋澜这话并非客套的表面话,她或也觉得寄人篱下不好,才会主动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帮着萧老夫人打理府中事务和铺面,亲自动手作羹汤。

    像她这般女子,从骨子里就透出几分倔强,为了祖母的身体康健接受了安国公府的好意,却又不愿随便欠了他人的情。

    碧芜倒是很欣赏她,勾唇笑了笑,“听闻李叔曾与我父亲交好,还帮过我父亲良多,如今你和李婆婆住在这儿,也是理所应当的,jiejie安心住着便是,不必想太多。”

    李秋澜闻言毕恭毕敬地福了福身,同她道了谢。

    回到安国公府后,已然过了申时,碧芜牵着旭儿回了雨霖苑,方才踏入垂花门,便见一个高俊挺拔的身影站在屋门口,含笑远远看着他们。

    “父王!”已是好几日未见,旭儿撒开碧芜的手,兴奋地一路小跑过去。

    碧芜看着那人,抬手摸了摸鼻子,却是不急不缓,行至誉王跟前,“殿下何时回来的?怎的也不派人去通知臣妾一声。”

    “午膳前自宫里回来,听钱嬷嬷说王妃带着旭儿回了安国公府,便想着王妃难得去一趟,不打扰王妃了,沐浴更衣后,睡了两个时辰,方才起的身。”

    碧芜听罢细细看去,果见誉王眼底青黑,面露疲惫,想来是这一阵子在宫中侍疾,并未怎么歇息好。

    她心疼地蹙起眉头,稍稍抬眼,却正撞进誉王那漆黑深邃的眼瞳里。

    他眸光温柔,反让碧芜有些慌乱地别过头,不敢去正眼看他。

    承认对他的心意后,她反是有些恐慌起来,怕自己不自觉流露出的情意让他察觉。

    “外头凉,殿下还是莫在外头站着了。”碧芜低咳一声,掩饰般拉着旭儿急匆匆进了屋。

    誉王杵在原地,思及碧芜方才奇怪的反应,拧起了眉,甚至在无人注意之际,悄悄往面上摸了一把,确定上头没什么异样。

    可及至用完晚膳,到将昏昏欲睡的旭儿送去东厢歇息后,他那位王妃都像是在躲着他,一眼都未仔细瞧他。

    趁着碧芜去侧间沐浴之际,誉王站在那枚海棠雕花铜镜前,对着澄黄的镜面看了好半晌,都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碧芜沐浴回来,恰好撞见了这一幕,步子一滞,不由得咋舌。

    男人照镜子虽也是无可非议,毕竟人都会在意自己的仪容,可此时誉王微微弓着身,蹙眉对着镜面左瞧右瞧的样子实在罕见又奇异得紧。

    碧芜掩唇忍了半晌,到底没忍住“噗嗤”一下笑出了声儿。

    闻得此言,誉王一个激灵,猛然挺直背脊,掩唇尴尬地低咳了一声,旋即好似什么都未发生一般,折身神色如常,“王妃洗完了?”

    “嗯。”碧芜微微颔首,旋即瞥了一眼铜镜,“殿下这是在瞧什么呢?”

    “王妃想知道?”誉王挑眉,“不如过来亲自看看。”

    碧芜迟疑了一下,但到底没忍住好奇,一步步往妆台的方向而去,可在靠近男人的一瞬,却被骤然揽住腰身,压在了妆台之上。

    誉王一双手臂撑在两侧,彻底困住她的去路,旋即低笑一声问:“王妃觉得,本王今日如何?”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