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暴君黑月光重生了在线阅读 - 第192页

第192页

    谢容姝斟酌再三, 便将顾贵妃的情况, 写成书信,命绿枝派人送去给顾淮,相信顾淮收到信以后,定会快马加鞭赶回来。

    与此同时,关于安平侯府的消息,也经由绿枝之口, 传进了谢容姝耳中。

    皇上和贵妃娘娘给王妃赐下赏赐的第二日, 晋王便用一顶小轿把谢三姑娘抬进了府里, 晋王府那边传出消息来, 说晋王很宠爱三姑娘, 成婚第三日,晋王还专程陪三姑娘回了一趟安平侯府,安平侯可高兴了。

    谢容姝想到当初在秋日宴上,谢思沁为了能攀上晋王这个高枝,差点连谢思柔的命都害死,眼底带了几丝唏嘘,如今谢思沁也算是得偿所愿。

    只是,晋王不早不晚,偏在这个节骨眼上,纳谢思沁做妾室,心思恐怕没那么单纯。

    安插个人到谢思沁身边盯着,如有异动及时来告诉我。谢容姝吩咐道。

    绿枝应下,转身自去安排不提。

    转眼便到了德妃在金仙观举行法会的日子。

    金仙观位于京城东郊,本就是皇家内眷清修之所,平日里从不对外开放。

    此番德妃选在金仙观举办法会,打着为边关阵亡将士超度祈福的名义,得到皇帝的特别恩准。

    再加上,如今正值宁王死讯虽被皇帝下令禁言,却犹有余温之际,众人听闻宁王妃会来,纷纷铆足了精神,想要瞧瞧这位宁王妃如今是何等模样。

    是以,京城有头有脸的夫人太太们,不管信佛的还是信道的,几乎全都来了法会。

    谢容姝一下马车,便感觉到有无数打量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

    今日,她身穿一袭薄纱道袍,如云的墨发高梳于顶,用一支玉簪固定,除此之外,再无别的装饰。

    尽管如此,她清丽出尘的容貌,也让好奇打量她的人们,不由发出惊艳的叹息。

    这是谢容姝继大婚和宫宴以后,首次在现身在人前。

    到场的宾客们,并非人人都有幸参加宁王府的大婚,和后宫夜宴。

    因此,这也算得上是谢容姝第一次以真容,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

    大多数人,对谢容姝这位宁王妃的印象,还停留在两年多以前,她尚未嫁进王府的时候。

    是以,谢容姝带着夜鸢,在德妃亲派内侍的引领下,走进金仙观,所到之处皆能听见众人的低语声:

    这位是谁?怎地这么脸生?

    看她坐的马车是宁王府的,好像是那位从来不出门的王妃。

    看上去年纪不大,气派可真不小,这容貌也不似外头盛传那样见不得人。

    谁知道呢,那位殿下带兵出征以后,这位就闭门不出,听说是身子不好,娘胎带疾可看上去,也不像是个病秧子。

    哼,既不是丑得见不得人,又不是病秧子,平日里躲在府里不敢出来见人,定是觉得自己命硬。听说从小就没了娘,娘家自打她回来以后,便没落了。如今那位殿下又这命可真够硬的。

    姜家的女儿,有几个有好下场的,不是克自己便是克夫君,你们还记得长兴侯府吗,一夜之间可惨了呢。

    夜鸢是习武之人,耳朵要比寻常人更敏锐许多,听见这些话,蹙了蹙眉。

    待到谢容姝在上首落座,夜鸢低声请示道:王妃,要属下教训那些嚼舌根的人吗?

    谢容姝抬眸,淡淡扫向方才声音传出的方向。

    那里坐着几个打扮得珠光宝气,却看着脸生的妇人。

    见谢容姝看过来,她们不约而同低下了头,嘴角犹带着三分讥笑。

    一看便是那种极易被人当成枪使的憨货。

    若非受人指使,谁敢在这种场面,妄议堂堂亲王妃?

    这明摆着是有人想让谢容姝当众发威。

    谢容姝勾了勾唇。

    她如今出现在人前,代表的不仅仅是宁王府,还是忠毅侯府。

    舅舅此番大胜而归,忠毅侯府上下,更要低调行事,免得落个恃功而骄的名声,徒增皇帝猜忌。

    谢容姝深知这个道理,淡淡道:罢了,不过是些无知无畏的蠢货,嘴长在她们身上,爱怎么说便怎么说。

    这话她虽是对夜鸢说的,声音并不大,可也足够让临近的人听个清楚。

    听到的人们,掩唇笑了,不由投向那几人的目光,都带了几丝看蠢货的意味。

    即便那几个听不到谢容姝说了什么,也从这份轻蔑中品出些意思来,脸色瞬间气得通红,却又不敢再说什么。

    琼华真人到。

    说话间,随着一声唱和,身穿道袍的德妃,带着众多道人从外面走进道场里。

    德妃的道号琼华,是皇帝御赐。

    众人见到她,齐齐起身,朝她见礼。

    今日法会,众位免礼。德妃朝众人道。

    谢容姝听见这个声音,眉心微动,不由抬眸仔细朝德妃打量。

    许是终日在道观侍奉三清的缘故,德妃的五官透着极端正清淡的意味,一对远山眉下,有双沉静幽深的丹凤眼,眉心一点红痣,让她的五官显得更加庄严。

    这还是谢容姝两世以来,第一次看见德妃的真容。

    前世,德妃一直在金仙观里,极少在人前露面,就连宫中宴席都鲜少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