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玄幻小说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在线阅读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81节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81节

    这一项亲民善政的功劳,他本就是打算让给苏轼的。

    *

    目视着苏轼与种师中车驾上的灯火渐渐远去,明远果然听见了耳畔1127上线的声音。

    “恭喜您,亲爱的宿主,因为您率先实现了‘公共照明’并加以推广,您获得了50点蝴蝶值!”

    “50点?!”

    明远有点惊讶。

    自从他一口气搞到好几个“二百五”之后,就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过50点这么少的蝴蝶值了。

    “对,50点。虽然您在杭州城中首次实现了‘公共照明’,但事实上,这个时空的人们距离实现这一点已经非常接近了!”

    按照1127的解释,杭州西湖边的圆通接待庵2,就向往来路人施舍灯笼,供其夜间照明。虽是寺院的行为,但从其公益性而言,已经和后世的公共照明非常接近——只是没像明远那样,将照明设备固定在需要的地方而已。

    第二天,明远就听说,杭州知州沈立,向凤凰山附近的采石场,订购了数百枚“石灯笼”,并且正在四处打听,哪里可以买到汴京城中常见的那种“煤球”。

    明远想了想,找来《杭州日报》的新任编辑:“这是个好故事,让它见报吧!”

    第164章 千万贯

    没几日工夫, 《杭州日报》的创刊号就已在杭州市内刊行。

    与在汴京刚刚创刊时一样,《杭州日报》的刊行依旧是免费的。与在汴京稍有不同的是,这次日报社是雇佣了在杭州的运河里来回穿行的不少船夫与船娘, 将报纸直接分发到杭州各处。

    报上用最大的篇幅报道了杭州官府最近在河、桥附近设置“路灯”的消息。每天傍晚, 会有人将点燃的“灯芯”放进“石灯笼”里, 照明足够持续一夜。

    在这篇报道里,官府设置“路灯”的举动被视为善政。而这份善政的功劳被归功于刚刚抵达杭州未久的通判苏轼身上——报道中明确提到,苏轼曾亲自去采石场查看“石灯笼”,并向炭厂采购“灯芯”。

    他还亲自勘察了杭州城中多处河岸与石桥,以决定哪些地方需要设置“路灯”, 并向杭州知州沈立提出建议。

    苏轼刚刚上任没多久,就因为这篇报道,得了一个好名声。

    明远再一次见到苏轼时, 这位杭州通判用报纸当做“便面”,遮住自己长长的脸颊, 既像是害羞, 又像是要把自己得意的笑容都藏起来。

    明远:苏公啊,您真是一位毫无心机, 坦诚到可爱的人啊!

    “远之,怎样, 今日某总算有些空闲, 咱们一起去游湖?”

    游湖?

    明远这时才想起。

    他来到杭州已有数日,却整天忙忙碌碌, 先是忙《几何原本》的事, 然后是去市舶司, 接着就忙于安顿他带来的各项产业。

    而杭州城中, 近在眼前的, 那么大一个西湖,他竟然还没有去游览过!

    苏轼却几乎一有空就去,而且每次都流连忘返。

    “昨日下衙后去望湖楼喝酒,醉后写了五首绝句。远之为我品评品评!”

    苏轼塞给明远一叠诗稿。

    明远随意翻了翻,只见诗稿上用极其浓重的笔墨写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

    西湖上阵雨急至的景色,便全然跃于纸上,几乎能令人置身于望湖楼上,眼见那天边翻滚的黑云,听到雨点敲击船篷的响声,感受到湖上的疾风,一阵又一阵……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1”

    这是苏轼在描绘他独卧瓜皮小舟上望天的感受,群山俯仰,皓月徘徊……

    一首首接连翻下去,明远忍不住以手抚额,心中暗暗感慨。

    他这是在亲身经历并见证一代文豪的诞生啊!

    苏轼却还在担心:“怎么了,远之,莫不是不好?”

    “我是在感慨,苏公……若是这世间仅有一人是西湖的知己,那必是苏公无疑了。”

    苏轼得了明远如此评价,高兴得嘿嘿笑出声。

    “那远之今日必定要陪某一道游湖——”

    苏轼立即拍板,定下了今日的行程。

    “随后我们一起去西湖畔宝严院寻访‘诗僧’。”

    “诗僧?”

    明远还未来得及思考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已经被苏轼拉上出了门。

    西湖盛景,确实无可比拟。

    这日天气清朗无风,远处湖水如镜,映出四周山色,以及掩映其间的宝塔、寺院、花圃、茶园。

    放眼眺望,钱塘门外石涵桥一带一道石堤已在。明远知道那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修的“白公堤”。当然,后世的“苏堤”所在的位置现在还是空空荡荡的一片水面,就等着明远身边这位大显身手了。

    西湖岸边,则有无数游船来回行驶,不呼自来。

    这些都是湖上专门待客的游船,有船篷,使游客免去日晒雨淋之苦,四周却并无船壁遮挡视线,令视野良好,坐在船中尽可以饱览西湖风物。

    “今日还好,”苏轼已经坐过多次西湖游船,自然而然地为明远介绍,“若是二月八,或是寒食清明,就一定要事先指挥船户,雇定船只,负责就只能对着这湖光山色空感慨了!”

    两人便上了一条船,船上有桌椅,有酒具,而且自带镣炉与灶具。游客只需一声吩咐,船娘便能烹饪茶水和简单的美味。

    更有无数叫卖鲜果的小船,在各游船之间穿梭,果然是“乌菱白瓷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1,还有些“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1的卖花女,正摇着小艇,到游船的船舷旁兜售白兰花、茉莉花穿成的花球花环。

    明远摸出几文钱,便从邻船的卖花女手中买了一大捧。

    他已经有段时日不簪花了,今日兴致忽起,索性便取了一串淡紫色的茉莉,簪在鬓边。

    一旁的卖花女看得顿了顿,忘记去摇手中的船橹。

    苏轼则望着明远,倾倒似地颂道:“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2。远之,若无你,世上再无人当得起‘皎如玉树临风前’3这一句。”

    明远微微一笑,将手中刚刚买的鲜花递到苏轼手中,请苏轼也簪上。

    苏轼望着明远手中的花,笑道:“远之是潇洒美少年,某却是‘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4。”

    明远笑道:“哪有此事?”

    他亲手将一串茉莉簪于苏轼鬓边,笑道:“此花多半乃西湖所赠,专为谢过苏公昨日的诗!”

    苏轼刚刚有迟暮之叹,马上又被明远这新奇的说法给打岔打掉了,顿时笑道:“远之说得太好,一言之间,西湖已如一美人,亭亭立于某眼前。”

    苏轼说西湖有如一名美人,明远顿时睁大了眼睛:

    ——不会吧不会吧,苏公“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名句,不会竟然出自对他这随口一句的联想?

    若真是如此……明远顿时有一种,不枉此行的感觉:不枉他到这个平行时空来一回,不枉他结识了苏子瞻。

    明远闭上眼,复再睁开:他真的希望,希望苏轼将来能够远离那些悲惨的命运。即使这世上从不存在“苏东坡”,也不觉遗憾。

    在船娘摇橹的吱呀声中,苏明两人一路到了宝严院附近下船,问清道路,摸到宝严院跟前。

    西湖附近佛寺众多,大大小小禅院据说有上百座。而宝严院并不出名,明远不知苏轼为何独独挑中这里。

    “这宝严院中有一僧名‘清顺’,乃是一名诗僧。”

    苏轼向明远介绍:“我们今日就去扰他去。”

    明远遥想了一下清顺此人,好像没怎么听说过,于是问苏轼:“子瞻公,这位‘诗僧’的诗名,怕不是您发掘的吧?”

    他猜了个正着,苏轼便嘿嘿地笑着,道:“前几日偶然漫游至此,正好见到壁上有诗曰;‘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5’。某便急了,四处询问:这是谁人所作,这是谁人所作?”

    明远模仿着苏轼的口吻,继续说道:“众人答曰:‘清顺’。”

    苏轼一拍双手:“正是!”

    说罢哈哈大笑,笑得十分开心。

    两人并肩进入宝严院的禅房,明远很快便见到了那位“诗僧”清顺。

    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一身灰色的僧袍,剃着光头,头上点着戒疤,正跪坐在一张条桌跟前,用手中的茶杵熟练地将茶臼中的一小块团茶碾成细细的茶末。

    他见到苏轼,眼中立即流露出淡淡的欢喜。

    看来即使是方外之人,见到知己好友,同样能感受到世俗的快乐。

    但清顺的眼光随即转过来,凝聚在明远脸上。

    明远察觉到了一丝错愕,一丝惊异。

    甚至清顺手中的茶杵也停了下来。他不言,不动,就这么专注地,凝神望着明远,然后开始缓缓上下打量明远,

    ——这是怎么回事?

    明远心中立即生出惊疑。

    他是一个有秘密的人。

    在这种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自己的秘密被窥破了。

    难道眼前这位和尚,真的有什么神通,能看得出自己是个穿越者,而且痴心妄想着要改变这个世界?

    “小施主可是姓明?”

    明远:救命,连姓氏都猜出来了。

    他已经打算呼叫1127了——这个时空可能有个bug。

    “您可识得明高义明施主?”清顺又补了一句。

    明远一呆:原来……只是认得他的“渣爹”!

    明远迅速冷静下来,恭恭敬敬地回答:“正是家中大人。”

    “三个月前,明施主曾经在本寺中盘桓多日。”

    明远:三个月前正是冬季,他家渣爹……正寄住在一处清冷佛寺中?而不是另有新欢,或是只晓得寻欢作乐,忘记了家中妻子儿女?

    他心头一凛,盯着眼前这名“诗僧”:这是他到这个时空里这么久,第一次遇见与明爹有过直接接触的人。

    苏轼显然对明爹也很感兴趣,向清顺笑着道:“我们这位明小郎君最是个妙人儿,‘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说的就是他了。某倒是盼望能见一见明郎之父,看看有子若此,做父亲的得骄傲成什么样子。”

    明远却只能硬着头皮,向清顺打听:“久已未见大人之面,清顺师父,不知我父亲可好?”

    “令尊……”

    清顺再次上下打量明远,看他周身精致高雅的衣饰,看他鬓边簪得异常美观的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