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50节
书迷正在阅读:[综漫]开局默尔索怎么办、[综漫]我被赤色子弹射中了心、开局一座旅馆:我躺赢了、[综漫]那什么的排球、[综漫]乙女游戏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综漫]重力使的恋人不对劲、改写团灭漫画的结局、[纯情罗曼史同人]天生劳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册[综美战]、穿成游戏最惨大魔头
因为对方说得的确不假,况且,其实郭子仪虽然为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功臣,但当时和他相似地位的人不少,比如李光弼、仆固怀恩等,都具有大功,而且都是异姓王。 但下场却都不怎么好,大宁郡王仆固怀恩,满门忠烈,为了平定叛乱,族中先后战死子弟达四十余人,还将自己两个亲女儿远嫁回鹘,从而换取回鹘对唐廷的支持,后来却因为被唐代宗猜忌,被逼造反。 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的临淮郡王李光弼,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拥兵不朝,声名受损,因此愧恨成疾,最终于广德二年在徐州含恨病逝。 有意思的是,李光弼的谥号,叫做“武穆”。 只有郭子仪,一方面因为年纪最长,平定叛乱后已经六十多岁了,另一方面,唐廷也需要一个够格的将领来镇住那些尚在蠢蠢欲动的各路藩镇,才得以保全。 那说客见李定国无言以对,又道 “小人知道,以大王为人,绝不肯轻易做反叛之事,但大王岂不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郭子仪之所以能善终,那是因为当时河北藩镇尚还有反复,唐廷急需借其军略而已。徐达为何能被一直倚重?那是因为北元尚在,还需其镇守蓟辽。” “今日大王何不迟缓几日进兵,天津方面,我两黄旗将士已经严阵以待,凭借城池,大王几日之内也拿不下,不如做个双赢的买卖。” “何谓双赢?” “大王可以天津之事为由,暂缓进兵,而我朝廷宗室得以出关喘息,届时,我大清在北,明廷便不得不倚重于大王,如郭、徐旧事,大王自然可以高枕无忧,坐享富贵,而我廷亦可得以喘息,保全宗族,此何不谓两全?” 李定国冷面皱眉 “这是要我养寇自重?你难道不知,清虏与我有弑父之仇吗?” 那说客却也是不惧,直接正视对方道 “那大王莫非是忘记了,昔日农民军,对明廷,何尝不是血海深仇?” “自闯王、八大王起兵以来,杀过多少明廷宗室?士族大门?昔日他们陷于危难,不得不借助大王之力,可以不谈,那日后呢?天下平定之后呢?” “光烈天子可以不在乎,那些个宰相士大夫也不在乎吗?大王今年不过三十,古来此等年纪,建节便已不易,何况封王?尧山、军山以后,便已战功彪炳,天下无出所右,现在再光复北京!敢问届时天子当以何勋位相赠?” “仆固怀恩为唐廷满门忠烈,尚且受猜忌至此,大王叛军出身,又当如何!” “只怕是人言可畏,周公尚且需避嫌,功高震主,说句不好听的,若是日后天子有个三长两短,难道放心留大王一人在世吗!” 此言一出,就连之前还在侧十分激愤,准备拿下此人的亲卫统领王玺,都有些愕然了 可谓字字诛心 就像钢刀般,插在人的心上。 正如范文程之前考虑的那样,这从来就不是什么阴谋,而是妥妥的阳谋。 所谓阳谋,就是利用对方本来就存在的矛盾,借题发挥,让人无法适应。 明军,或者说明廷中,本来就存在的巨大隐患是什么,就是李定国、李过这些昔日闯、西旧将们的尴尬地位。 说到底,他们是在凤阳毁过皇陵,杀过宗室藩王,甚至逼死过天子的! 在宗法礼教之中,本就是大逆不道之人,那些个正经出身的文武大臣,江南士人们,嘴上不说,但心中也是另眼相待。 这层隔阂,不是朱由榔一人说没有,便会消失的。 以前倒也罢了,天子也好,朝廷也罢,大家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命悬一线,走一步算一步,哪有时间考虑这些有的没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 天下马上就要平定了,十几万得胜之师,再往北不过二百里,十几日的功夫,胜利便唾手可得! 过去,朝廷还要打仗,还要北伐,就还需要这些人卖命,那日后呢? 一个安稳下来的朝廷,一个太平盛世,真的放心一帮子曾经的叛军流寇,继续掌握兵权吗? 就算朱由榔无条件信任,那其他人呢?朱由榔的儿子呢?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谁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作赌? 李过也就罢了,现在都五十多岁了,最多在干七八年,就得退居二线。 而你李定国还那么年轻,三十出头,就已经是军中第一人,在尧山、军山两次决定朝廷命运的决战中,都居功至伟,徐州一战,又砥定北伐胜局,受封为王,西军的旧部故将,遍及上下。 现在马上就要光复北京,功勋地位,无人能出其右!如此功劳,别说在此时,就是放在历史当中,那都是罕见的,连在相州吃过大败仗的郭子仪都没法比。 李定国沉默了 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说服自己。 他不是不信任天子,可很多事情,不是只凭皇帝的心意就能决定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再说了,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刘邦当年对韩信不好吗? 当年吴越之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终于复国雪恨,何尝不是礼贤下士,如履薄冰? 可事成之后,功臣范蠡却主动辞官,还写信告诉同为功臣的文种,建议他一起归隐,是怎么说的? “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富贵。” 后来文种果然被逼自杀 这令人窒息的沉默过了不知良久,就连一旁的王玺,都快被对方说动了,他原本就是李定国的铁杆亲信,这条命都是被对方捡来的,自然要为自家王爷着想。 李定国忽然出声 “王玺” “末将在!” 王玺当即应声,那说客还以为自己成功了,大松一口气 “把这厮拖下去砍了,祭旗!并派人传令各师诸将,鞑子在天津布置的,必是疑兵!伪廷这是打算趁机从北边跑路。” “让全军骑兵脱离大队,立即北上,不必顾这边形势,一定要抢占居庸关,锁死关内门户!” 王玺直接愣住,一时不知该如何动作 李定国厉声道 “还不执行命令!” 那说客瞬时间就被从天堂打入地狱,大声疾呼 “大王!岂不闻韩信、岳飞旧事乎?前车之鉴,前车之鉴啊……” 李定国依旧冷着脸,毫无动作 王玺不敢违令,只得招呼门外卫士,将其人拖出帐外,数息之后,一声惨叫,便归于沉静。 身上沾了些血污的王玺重新入内,见李定国只是在案前,无言独坐良久,不知在想些什么 出声道 “王爷,这厮虽然可恶,可他说的……不无道理啊……” 李定国冷冷瞥了对方一眼 “你也想祭旗了?” 王玺跪地 “末将这条命本就是王爷给的,王爷若想收回去,末将绝无二话!可王爷,眼看着仗就要打完了,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般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时候了,王爷也许为自己着想啊!” 李定国闻言,方才长叹一声,颇有些寥落的坐在案边,喃喃道 “无论如何,我李定国,绝不为此不齿之事。” “至于日后,那就日后再说吧……” 不过,李定国也好,清廷也好,都不知道的是,就在此事发生后的当晚,就已经有军中安插的锦衣卫内视司获知详情,并飞速向后方传递…… ------------------------------------- 天津往南千里之外的济南府,朱由榔行在前日才刚刚抵达。 城外处于泰山西北的灵岩寺中,在城中憋不住的朱由榔,带着王夫之几人在此闲游。 一名御前司将佐忽然入内,带来了一份密封的急递。 朱由榔当着王夫之的面,便拆开查看,良久之后,忽然嗤笑道 “多尔衮这是黔驴技穷了。” 言罢,毫不在意的将之传与王夫之 “而农不妨也看看” 王夫之看过后,却是没朱由榔这般好心情,越看心情越沉重。 “陛下,这未必不是一个隐忧啊……” 朱由榔轻轻颔首,又缓缓摇头叹道 “这几日我其实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王夫之连忙劝道 “陛下,武威郡王忠心……” “宁宇不会负朕,我担心的不是这个。” 王夫之有些疑惑 朱由榔缓缓道 “朕只是在想,该怎么才能保全宁宇、赤心他们,虽然过去这些年,我一力压制,但朝中还是不乏对他们的偏见,当年在龙场驿,朕是发过誓的,‘只无背民叛国之举,此生绝不相负!’宁宇年纪与我相仿,无论如何,哪怕朕先走了,也得保住他们此生安稳,不为朝中小人所伤。” 王夫之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而农,等会儿让谢颖帮我拟一份中旨,连带着几样物事送到北边去。” 第87章 保全 正如范文程之前所料,所谓什么疑兵之策,在李定国这种天下宿将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当知道对方使者是想说服自己延缓进兵之时,李定国就作出判断,在天津方面的必定是清军疑兵。 既然有此判断,明军便毫不迟疑,全军压上,也不再等中路军北渡,或是王愬所部策应了,直接拔营北上,直至天津! 还分出全军几乎所有的近万骑兵,直接走雄县,往居庸关方向穿插而去。 这是打算直接抢在满清之前,握住居庸关这个咽喉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