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太子:“……”

    这话说的……如果不是他知道真相,他都要猜疑了。

    “砰——”

    门被突然很用力地推开。

    唐王腾地站起来:“爹……爹……我……啊——”

    一声惨叫响破云霄。

    太子默默地举起双手,蒙住自己的眼睛。

    *

    据说,唐王雪天不慎脚滑,摔了一跤,整个人鼻青脸肿、卧床不起、茶饭不进,躺在床上时目光呆滞地望着床幔,口中偶尔咕哝几声,旁人不太听得清他在说什么。

    反正就是没办法参加许烟杪的冠礼了。

    许烟杪对此迟疑发问:“他不会是中风了吧?”

    连沆摆摆手:“不可能,真中风了,朝堂上不会一点消息也没有。大家都在猜,唐王可能又被揍了。”

    一片短暂沉默后,许烟杪灵魂发问:“唐王以前没有去封地时,三天两头被他爹揍?”

    连沆露出一个含蓄的笑容。

    许烟杪“哦——”地拉长声音。

    【懂了,唐王一定是那种混世魔王的性格。老皇帝摊上这样的儿子也不省心。】

    连沆咳嗽一声,从箱子里取出一顶精致的缁布冠,双手捧着走到许烟杪面前:“许郎,快来试试这个冠子合不合适!如果合适的话就要拿进宫准备你的冠礼了。”

    说完。他又从另一个箱子里取出一套颜色鲜艳的冠礼礼服,笑着说:“这身礼服也要试一下尺寸,不合身还得改。冠礼一生只有一次,绝不能出错!”

    许烟杪一听这话,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迫不及待地从连沆手中接过缁布冠戴在头上,又三下五除二地穿上了礼服。

    人在镜子前来回打量着自己。

    “太好了,大小刚刚合适!”

    “连郎,你说我戴这个缁布冠,穿这身礼服看上去怎么样?我觉得我整个人看起来成熟稳重多了!”

    “连郎?”

    许烟杪兴奋地转过身,只看到连沆直直地盯着他看,一动不动,一副神情恍惚的样子。

    许烟杪伸手,怜爱地摸了摸他的头:“傻孩子,在发什么呆?该不会工作没做完吧?”

    连沆猛地回过神来,抱起手退后两步,上下打量着许烟杪。随后,面上划过一丝狡黠的笑容:“许郎,我真的非常期待几日后的加冠礼。”

    【啊?】

    *

    正月初五,宜冠笄。

    【芜湖!加冠礼!加冠礼诶!我还是第一次体验这事呢!】

    永昌侯听到这个声音,打了个哈欠爬起来,问下人:“什么时辰了?”

    下人小心翼翼:“寅时一刻。主子,今日不用上朝,是不是再睡会?”

    “寅时一刻?”永昌侯旋即发笑:“起这么早?这么兴奋啊。”

    下人偷偷看了永昌侯一眼,私下揣测:自从主子和那些义子断绝关系后,愈发喜欢自言自语了,想必也是太寂寞了吧。

    *

    许烟杪兴奋地起床,兴奋地洗漱,兴奋地坐到镜子前打扮。

    先是用梳子把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确保每一根发丝都整齐服帖。

    最后,换上一件月白色的绸缎里衣,然后是一件深黑袍服,袖口和下摆处配有朱色锦边。

    【啦啦啦!】

    【啦啦啦!】

    哼着不知名的调子,许烟杪又低头系上朱色锦边的绅带,穿好深色的布鞋,朱红色的锦把长发一束,整个人都好像是一蓬燃烧的烈火。

    【冷静冷静!不能‘啦’了!】

    【成年了!要成熟稳重!】

    许烟杪深吸一口气,对着铜镜轻轻地抚了抚衣服,检查一下有没有哪里出问题,确定没有问题后,才大步流星地出门,坐上前来迎接的马车。

    然后,就被安排到家庙旁边的东房,对着南面站立。

    ——原身的家庙当然不在皇宫之中,这是新立的,用来应急,等行完冠礼就要拆除。

    太监在旁边耐心解说:“许郎莫要坐下,莫要着急,待陛下布好席,便能出殿了。”

    许烟杪随口一问:“要多久啊?”

    太监想了想,说:“如今‘洗’已摆放完毕,冠服亦折叠摆放至西墙下了。如今再放好配饰与酒器,且将行礼所用之席铺好,待参礼者前来便可,约莫……半个时辰?”

    许烟杪瞳孔地震。

    【啊啊啊!一个小时!要站一个小时!这也太累了吧!】

    正在监督宫人做这些事情的老皇帝听到这个抱怨,依旧保持着微笑。

    小兔崽子,还嫌站着累!一会儿你就知道什么才是真的累了!

    *

    “许郎——”

    “出房——”

    等许烟杪听到这两声天籁之音时,已经是快一个时辰了。

    他迅速踏出东房之门。

    帝后、皇室成员,及文武百官一众参礼者含笑看过去……

    飞扬的朱锦镶边童子袍,红锦束黑发,青年身姿挺拔,像风雨中的劲竹。

    襄阳公主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双手紧握,眼神直勾勾地盯着许烟杪看。

    老皇帝瞪大了眼睛,上下打量着许烟杪。

    权应璋禁不住微微点头,低声和旁边的季岁说:“许小子果然不凡,相貌、气质无一不出众,举手投足间亦尽显儒雅之风。日后在我古文学派必有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