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无所谓,我会发疯[快穿]在线阅读 - 第195章

第195章

    楚卫东年纪小,不像楚卫国有个临时工的工作,还能认识几个工友,楚卫东才十五岁,只有几个年纪相近的朋友,所以他拿出来的钱更少,才二十块钱。

    楚玉还是把钱收下来,主打一个有求必应:“你想让楚卫国下乡?”

    楚卫东用力点头,完全没发现楚玉的文字游戏。

    这一天晚饭过后,楚玉敲了敲桌子,说道:“明天家里会有大事发生,家里的卫生一定要打扫得干干净净,明白了吗?”

    其他人不明所以,但也不敢问。

    楚玉此时颇像一家之主,笑着说道:“我先给你们透个底,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有记者要来我们家采访。”

    所有人全都不喜反惊,楚斌和赵美兰更是瞪大双眼,全都惊疑不定地看着楚玉,总感觉她没有憋什么好屁。

    赵美兰鼓起勇气,询问楚玉:“记者为什么要来采访我们家?难道是你爸爸的事情暴露了?”

    赵美兰虽然恨楚斌搞外遇,但她也不打算带着全家共沉沦。

    楚玉一拍桌子,说道:“我在你心里,就这么见不得爸爸好吗?你就是这样想我的?”

    赵美兰赶忙连声反驳,她怕自己回复慢了楚玉的拳头就落下来了。

    “我说了是好事,那就是好事。”楚玉一锤定音。

    其他人还想追问,但楚玉一瞪眼,这些人立马一哆嗦,把脖子缩了回去。

    “防备心这么重,我难道还能害你们不成?”楚玉气直气壮地胡扯。

    所有人在心中腹诽你害我们还少吗。

    但面上却都不敢反驳,老实实实如鹌鹑一样点头说对对对。

    楚玉继续胡扯,顺便还画了个大饼:“明天的事情过后,爸爸你就不一样了,楚家会在你这一辈改天换地,成为了不起的楚家,爸爸你光宗耀祖了!”

    一提到祖宗耀祖,楚斌立马激动了,就好像按动了他身上的某个按钮。

    就连楚卫国和楚卫东此时也忍不住有些激动,好像他们是多么有家族责任感的人。

    倒是楚多芳和楚多红,总感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至于到底是什么光宗耀祖的事,楚玉完全闭口不谈。

    楚斌却忍不住多想了,既然楚玉说光宗耀祖从他这一辈开始,那一定是他最近工作出了重要成果。

    楚斌虽然工作并不认真,但架不住他会做梦呀,张着嘴巴等着吃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这一夜,楚玉依旧睡得安稳从容。

    但其他人就不平静了,一整晚上都坐卧难安,猜测着明天会是什么样的情景,这般辗转反侧到后半夜才勉强睡着。

    他们不出所料的起迟了。

    楚玉起来的时候,这个家还是静悄悄的。

    楚玉打开房门,看见客厅里躺着的姐妹俩,随手拿了点什么砸在两人身上。

    两人猛地惊醒,眼睛还是红红的,显然昨天晚上没有睡好。

    楚玉才不会体谅他们:“你们今天不做饭了?故意让我饿肚子?”

    姐妹俩抱头鼠窜。

    楚玉把姐妹俩吵醒了,也没打算放过其他人,挨个敲门,甚至直接拿水往他们脸上泼。

    全家很快就动了起来,打扫卫生的拿起抹布和扫帚,买早饭的出门抢油条。

    楚玉吃完早点依旧盯着他们,像旧社的的地主盯着长工,不停地吹毛求疵,赶在记者上门之前,这个家被打扫得纤尘不染,没有一处脏污,就连外面的走廊都被楚家人打扫得干干净净。

    上午10点左右,系统提醒楚玉,记者已经走到纺织厂大院门外的街道。

    楚玉觉得自己人还怪好的,提醒自家那几个灰头土脸的长工:“人要来了,你们赶紧换衣服。”

    六人立马跟火烧屁股一样,窜进屋子里换上自己最好的一身衣服。

    这次陪同省报记者来了的,不仅有街道办事处的人,还有纺织厂的莫厂长。

    省报记者采访这事,对于纺织厂来说,也是一件大事,厂里其实早就接到消息了,但没有人通知楚斌和赵美兰。

    莫厂长压根不觉得楚多芳有这样的觉悟,会主动申请下乡。甚至楚家人是什么样的性子,他接触过一两次,立马就一清二楚,他并不认为楚家会主动送这么多孩子下乡,这里面显然藏着猫腻。

    但无所谓,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件大喜事,他才不管楚家是真心还是假意,但楚多芳的名字也在其中,他就已经够高兴了。

    本来莫厂长就不满意这个未来儿媳,如今楚多芳下乡,他自觉用这种方式就能兵不血刃断开楚多芳和他儿子。

    怀着这样的心情,莫厂长一路上都在给楚家人说好话,对着记者提起楚斌和赵美兰,都是赞叹不断,夸奖这俩人勤劳肯干、一心向党,养出这样思想进步的儿女。

    记者脸上满是感动,不停点头,暗道今天一定要搞个大新闻,将楚家宣传成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知青下乡的模范家庭。

    怀着这样的心情,这样一大帮人泱泱泱的进了家属大院,在莫厂长的带领下直奔楚家。

    街道办事处主任拿出七朵大红花,主打一个楚家人人有份。

    对着楚斌和赵美兰,记者夸他们俩是模范父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送最多的孩子下乡。

    对着身体力行选择下乡的其他几个孩子,记者夸他们一颗红心向党、积极投身祖国建设。

    从南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