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潘来凤能想象真建好之后有多少人想要买这里的房产进行投资。

    她移民出国的老板就是因在海市投资房产大赚一笔才有资金在国外买房投资移民。

    临走前,老板娘告诉过潘来凤,华国未来二十年将是房地产腾飞的黄金时代、

    手里有钱的话投资房产,一定能趁改革开放这股春风赚得盆满钵满。

    而现在,秦溪正是有了抓住这股风的机遇。

    “我听李副院长说,拆迁在两年后,咱们先把名额买下来,到时不管是转卖名额还是买房,咱们都能赚一笔。”

    话说完,资产也已经数完。

    三千九百块,留下三百块流动资金,秦溪能动用的还有三百六十块。

    “我一会就去把钱拿来交给你,你直接帮我们做主。”潘来凤说。

    秦涛安于现状,而她自己最大的问题是关键时刻会犹豫。

    “不跟二哥说?”秦溪问。

    “我一会儿就跟他说。”

    姑嫂俩又合计了遍,等秦涛下班,才各自散开。

    ***

    报刊亭小吃店。

    “我闺女说昨晚的饭菜特别好吃,让我帮忙感谢你呢!”

    罗琴心情颇为好的把一大叠钱用手帕小心裹起来塞到衬衣口袋里,再扣上外衣扣子。

    秦溪心情也好。

    薄薄两张纸上落下了秦溪的名字和手印,这份认购资格转让书九百块。

    认购书放好,秦溪提起罗琴带来的菜rou,走了两步又折返回来。

    “罗琴姐,不知道法院里还有没有人要卖这个认购资格?”

    “有啊!还不少呢。”

    罗琴也没把秦溪看似随口问的话放在心上,只当两人聊天,随随便便就列出好几人。

    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家里人口多,开销大。

    集资盖新家属楼花完了积蓄,这个认购资格放手里暂时又没啥用。

    眼前急需用钱的情况下,巴不得早点能卖了换成现钱。

    “我手头还有点闲钱……”秦溪笑,见罗琴会意过来,又忙说:“我出八百一个,要五个名额,事成之后给你一百块辛苦费咋样?”

    罗琴心里一动,狐疑地看了眼秦溪:“全是你买?单位里可说了搬迁计划公之于众前不能卖给炒房的人。”

    “保证都是我,到时候签转认购书不是还得签名按手印呢吗,不是我还能骗得过去 ?”秦溪笑。

    “既然是你买,那当然可以。”罗琴道。

    而且秦溪开出的“辛苦费”实在诱人,她早已意动,不过就是几句话就能赚一百块,这个买卖怎么算都不亏。

    想了想立即就道:“我可以把消息告诉那些要卖的人,让他们自己来和你谈,至于……”

    秦溪笑:“你放心,不管我们谈成多少钱,你那一百块都要给。”

    “那我这就去告诉他们。”

    彻底放心下来的罗琴满意离去。

    当天下午下班,就有人来小吃店商议卖认购名额的事。

    而且按照罗琴跟他们谈的钱,秦溪用七百五十块就买到一个名额,一周之内就买齐了五个。

    几张薄纸到手,存款直接见底。

    重新投入到攒钱大计之中时,冬天也在不知不觉降临。

    人人都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时,秦溪却在忙着收拾收拾准备回张秀芬老家。

    冬天刚到,张铁柱身体的情况急转直下。

    老两口担心熬不过这个冬天,所以提出回老家,死也要死在自家老屋里。

    怎么劝都无济于事后,大家只得满足老人的心愿。

    父母和二哥秦涛的工作岗位没法请假,三人只能等过年前再回。

    护送老两口的任务就落到了秦溪和潘来凤姑嫂头上。

    加上个半大孩子秦雪和秦望家,还有两个真孩子。

    这一行人简直是凑齐了老弱妇孺四个字。

    送一行人上火车前,黎书青的担心都溢出了眼眶,若不是担心名不正言不顺地跟着回去会让秦溪被村里人说闲话,他一准也调休跟着去了。

    二十一个小时的火车到达东山市,再坐三小时车,就能到张秀芬长大的地方——黄竹村。

    不过顾忌着张铁柱的身体,秦溪一行到东山市还是在招待所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才坐车到村里。

    “咱们怎么会在这里下车,我记得咱们村还没修路啊!”

    几人刚在售票员催促中下车,车子立刻如离弦之箭般蹿了出去,瞬间碾压起漫天灰尘。

    张铁柱所谓的公路,其实就是黄泥路而已。

    两位老人毕竟在黄竹村里生活了几十年,没找到方向也只是一时。

    很快,柳氏便看到了远处隐在大片竹林中的黄竹村。

    “回家回家,不知道家里的老房子垮没垮。”

    张铁柱背着手,领头走上进村的路。

    “三姨抱。”

    刚进村口,两个孩子就被满是稀泥和泥水的土路吓了跳。

    包志明抱着秦溪的腿不肯松手,生怕鞋子弄脏,包莉莉好些,但小眉头也紧皱着没有松开过。

    秦溪把人抱起来,又牵上包莉莉。

    其他几人除了秦望家都自顾不暇,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好不容易才走进村里。

    “栓子。”

    经过村口第一家,张铁柱立刻认出了蜷缩在小板凳上晒太阳的老人。

    二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