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皇帝给儿女赏赐金银钱财或是少量增加封邑不需要和群臣们商议,特意如此隆重?,只有一个原因——

    陛下要给四公主远远超过?常规惯例的封赏。

    可四公主早在七岁时就?因为是太子同胞meimei被破例册封为长公主,再破例下去,她的封邑就?要和诸侯王平起平坐了?!

    “怎么?一个个都不说话?”

    刘彻催促朝臣。

    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坐在屏风后的刘据也神色微妙的看着meimei:“四皇妹,父皇对?你的看重?简直——”

    李令月没有回答。

    上官婉儿欠身提醒道:“太子殿下,自古以?来,有功要赏,有罪要罚,赏罚分明?才能法度明?确,陛下此举名为奖励四公主其实是鼓励天下有才之?人为百姓民生?出谋划策,您不必多虑。”

    “哦……”

    刘据闷闷地点?了?点?头。

    其实他也知道,土豆此物若真如父皇所言具有种植土壤要求低、春荒时节收获且产量高、味道好等优点?,推广民间后必然对?百姓有极大的好处,四皇妹因此得到父皇重?赏也是理所应当,但是——

    总觉得有些不甘心。

    如果四皇妹你不与我同龄而是比我年幼许多的meimei该多好啊!

    那样父皇就?不会总拿你作为正面?案例批评我。

    想到这?里,刘据的情绪更加压抑了?。

    同一时间——

    皇帝反复催促,朝臣们不好装聋作哑,一个个像喉咙吞了?烧红的碳,结结巴巴地表示:“土豆若真如陛下所言可以?解救天下百姓,四公主此举便是大善,大功大德,当受大赏!”

    “那你们觉得什么样的赏才是大赏?”

    刘彻意味深长地看着朝臣们。

    众人再次陷入沉默。

    其中不少人偷偷观察卫青和霍去病,却发现卫青笑容淡然、霍去病面?色平静,完全看不出他们此刻心中所想。

    “这?个……哪个……”

    场面?一时陷入僵持。

    刘彻见?状,点?名张汤:“丞相,你身为百官之?首,认为朕该怎么赏赐四公主?”

    “陛下——”

    张汤硬着头皮:“四公主此番功德非比寻常,应在敬武长公主之?上再加尊号。”

    “什么样的尊号比较妥当?”

    “臣以?为,兴国、镇国、定国……均是适合公主此番功绩的尊号。”

    “兴国、镇国、定国……就?用镇国吧!”

    刘彻拍板,身旁立刻有人伏地准备草拟诏书。

    然而——

    “既然封号加了?‘镇国’两字,那朕还得给她加封地,加到与诸侯王同等,配得上‘国’字。”

    刘彻再次发话。

    众臣愣住,还未回过?神就?听霍去病道:“陛下所言极是。”

    “朕的大司马骠骑将军赞同朕,你们呢?你们是什么想法!”

    刘彻直接喊话。

    卫青坦然道:“臣以?为应当将四公主的封地增加到等同诸侯王。”

    “很?好。”

    刘彻笑盈盈地看着还未表态的众人。

    张汤本就?听从刘彻,见?卫青与霍去病都明?确表态支持给四公主增加封地,自然不可能说反对?的话,当即毕恭毕敬地表示:“陛下圣明?,四公主此番功德可与上古贤人媲美,我朝又素来赏罚分明?,理应为四公主增加封地。”

    “丞相不愧是丞相。”

    刘彻肯定张汤的发言。

    外臣们见?丞相都已经毫无保留地支持皇帝,不敢继续坚持,纷纷赞美称颂四公主的美德,认为她应该享受超越所有公主、等同诸侯王的顶级待遇。

    确定朝臣们都不反对?自己后,刘彻对?负责起草诏书的侍中们吩咐道:“拟旨,为皇四女刘姣加‘镇国’尊号,为敬武镇国长公主,加封邑睢阳!”

    加封邑睢阳!

    此言一出,朝臣们都目瞪口呆。

    虽然早在皇帝下诏将睢阳撤郡县时,他们就?猜到皇帝将来会把有天下武库之?名的睢阳作为封邑赏赐出去,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皇帝属意的睢阳主人竟然是——

    四公主!

    “怎么?质疑朕的决定?”

    刘彻眯眼,笑容中暗藏锋利。

    “睢阳是天下武库,要害之?地,怎么可以?——”

    有朝臣欲劝刘彻改变主意。

    刘彻看了?眼卫青。

    卫青起身,对?反对?将睢阳分封给皇四女的朝臣道:“正因为睢阳是天下武库、要害之?地,陛下才考虑将它赏赐给四公主。一方面?,四公主功绩震古烁今,非常规赏赐可以?嘉奖,一方面?,睢阳交在四公主手中,对?大汉安定也有好处。”

    “这?……”

    闻言,朝臣们心里开始盘算。

    睢阳作为天下武库,本不该成为封地,如果陛下一定要将它作为封地赏赐给心腹所爱,赐给四公主是最好的选择,甚至比赐给太子更好。

    毕竟,四公主是太子的同胞meimei,四公主得到权柄,等于太子的力?量得到扩张,并?且这?种扩张不会让陛下对?太子产生?篡位担忧。

    如此一番小心盘算后,朝臣们终于达成一致意见?:“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