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其中,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制衡术。

    制衡也就是驭人术。

    人心难测,想要得到一个人绝对的忠心,非一日之功。

    顾瑾等不起。

    所以,以收徒的方式快速增强势力,是眼下最好的办法。

    她不是野心家,但乱世天灾作为推手,让她不得不一步一步朝前走。

    李仁勇听得顾瑾的话,浑身血液沸腾:“瑾儿,你脑瓜子咋那么聪明呢?也太聪明了,难怪那乞丐两次打探,你都不出手,原来另有所图。”

    灾民和乞丐虽然都是这场寒潮的受害者,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倒塌房屋的灾民,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亳县,关系槃根错节,人际关系也非常复杂。

    所以,他们就算现在无家可归,也不会听命一个外来户,而是以宗亲关系,抱团求生。

    乞丐则简单多了。

    他们一般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

    失去父母庇佑,他们的去留,全凭宗族族长做主。

    现在天灾人祸,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很多人自己都活不下去,哪里还有能力照顾宗亲。

    所以,这几年,孤儿才越来越多。

    顾瑾不知这次探路的乞丐帮有几人,但她希望人越多越好。

    因为,亳县县令那一波箭雨,已经明昭他不会再发放赈灾粮食。

    如此,灾民们想要活下去就只能靠自己。

    眼下这两日来抢房屋的,还只是小股灾民。

    等他们反应过来,推出一个领头人,那越集越多的灾民,在亳县一定会翻起巨浪。

    而,能从寒潮中活下来的乞丐,定有过人之处。

    毕竟,体力不行与脑子不活泛的,肯定早就冻死饿死。

    第159章 密谋

    乱世,实力很重要。

    而实力,基础就是人。

    顾瑾有意以收徒增强实力,待灾民的雪球越滚越大,才能应对接下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且事态如果继续升级,到那时不止同阶层的平民,只怕富户也难逃此劫。

    富户们要想从群情激愤的灾民手中逃生,除非与官府合作。

    但亳县的县令候毅,可不是个好官。

    此人一心想往上爬,定会趁此机会大肆敛财。

    等灾情过后,他或许还会利用镇压灾民这等事升迁。

    顾瑾没有猜错。

    随着形势越来越严峻,事态也瞬息万变。

    在官府的镇压下,侥幸逃生的人三五成群结集,在亳县到处杀人放火。

    他们将满腔怒火与委屈还有对死亡的恐惧,发泄在亳县别的平民身上。

    ――既然我们不能活,那大家都别活!

    灾民们四处抢劫杀人。

    候毅却根本没有出手。

    他在等。

    等那些富户登门。

    果不其然。

    只过了两日,亳县留下的富户便联合上书,恳请他出兵剿匪。

    随行附带的,是几箱数不清的金银珠宝。

    候毅这才命衙役带人将闹得最凶的两伙人抓捕归案,顺手用这两伙人的人头警告灾民。

    你们抢可以,但不准惊扰富人区,否则,五马分尸。

    官府发布的告示,很快就传遍整个亳县。

    听到消息,住月提巷巷尾的袁天冬快急死了。

    那时为了躲避异鬼,他特意藏身平民区。

    现在灾民暴动,逮着普通老百姓抢,平民区不安全,反而富人区有官府保护!

    真是风水轮流转,世事无常事事常。

    袁天冬像无头苍蝇,在房子里乱转。

    他富人区有房子。

    问题是,已经被烧了啊!!

    完了。

    完了。

    现在是去无可去了!

    他左思右想,在死亡之神的威胁下,咬着牙往候毅府中送了大半个家身。

    终于换来一个借住在知县府上的机会。

    临去前,他特意派了一个机灵的小厮,前往李家报信。

    要李家千万小心,不要与暴民起冲突。

    顾瑾回了一句相同的话。

    民可载舟,亦可覆舟。

    灾民群中,如果出现几个有智慧的又有想法的人,他们或许会像鹤城那帮人,专杀富户与官员。

    ――然后坐等朝廷招安,荣华富贵指日可待。

    乱世之中,人命最不值钱。

    但也最值钱。

    官员可以借用镇压反贼的口号大肆收割人命,然后给自己加官晋爵。

    而真正的起义人士,也可以用普通人的命,富人的命,官员的命,将自己推上青云路。

    顾瑾和她的家人夹在其中,如果不能变得强大,那就只能成为双方的垫脚石。

    白骨层层叠叠堆砌成台阶,用血rou之躯,送那些人直往权利顶层。

    亳县依旧一片死寂。

    但不安的气氛,在上空涌动。

    所有人脑海里的那根线都扯得绷紧,生怕死亡的镰刀落在自己头上。

    宋清琅拢着袖子,躲在背风处,冻得鼻涕直流。

    他旁边还蹲着几个瘦小的少年,哆哆嗦嗦靠在一起取暖。

    “琅哥儿,你想好了没,我们要打劫那户人家吗?”康宝儿小声问。

    宋清琅犹豫不决。

    那户人家他踩点踩了好几天。

    具体有几人,他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