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耽美小说 - 打火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

分卷阅读3

    松快。他虽生得一张风月脸,可到底骨子里都灌的是帝王心术,不消张口,身子一凝,周身便冷下三分。侍立的丫头们还不及好好瞧瞧这位俊郎,便如爪子攥着春风里柳叶条的麻雀,匆匆颔首,只听得正坐的人嗓音朗朗,风雨欲来:“我恍惚里还以为,这儿是天子脚下呢。”

他话音一顿,没人敢作声。

“府里吃穿用度,倒敌得上京中高官显贵。”刘效下意识要转指间的玉扳指,却只摸了一手细润的肌理,可他神色不显,仍吐字徐徐,“我进府之前,也是这样?”

引刘效进屋来的侍从只得硬着头皮回了:“只您来了是这样,旁的客人来了,将军不过置几壶好茶、几盅美酒款待。”

“那也要花不少银子。这里又不比旁的地界,大雪下来还尚有生气。”刘效蹙起眉来,“丫头们的用度也一向如此吗?”

这回众丫头里上来一个胆大的:“是将军的吩咐,为着亮王爷的眼,若王爷有喜欢的,还能给房里添点儿生气。”

刘效是真的上了火,他猛地一拍桌案:“什么混帐话!”此话一出,登时环佩叮当,满满当当跪了一屋。知谨已多年没见过王爷这样大的火气,不觉有些心悸。

“将军可真是有两张脸面,昨日还千里迎亲,今就挖空心思往我这塞人了!”刘效心气不平,话中夹枪带棒,却是猛然眼波一转,“必是你们这帮刁奴撺掇拿捏,背地里给将军出的鬼主意!搜刮民脂民膏不算,还觊觎起我这一张蟒床来了!若不将你们一个个地发落了,当真对不起圣上那一卷黄绫!”

众人摒着气,揪死了衣衫,半点声响不敢出。知谨听了却陡然松下来,还有胆给刘效沏上一杯姜茶暖身子。

韦钊自场子里来,早已遍体湿汗、腹内空空。他一面进府一面松脱衣裳,心里快意,足下生风。他却未待多走几步,便被家仆匆匆拦住。韦钊见那仆额上虚汗涟涟,顿时胸腔里一咯噔:“怎么了?”

“京里来的那位发了好大的脾气,左右都不敢劝。”那仆也顾不上什么主子奴才的,拉着韦钊的衣袖就要去新屋,“府里上上下下,也只您有法子了。”

韦钊倒也由着他,跟在他细碎的步子后边,随口一问:“砸东西啦?”

那仆听言回身,苦着一张脸:“半点儿没砸,却说要发落奴才,整顿上下呢。”

韦钊奇了:“魏王千金之躯,为了什么事儿闹得这样厉害?”

“还不是您的事儿!”

还不待韦钊上下自陈祖宗十八代的罪过,新屋的门便吱呀一声给推开了。出来迎的是知谨,只见他低眉顺目,一如往昔恭顺:“请将军进屋用饭。”

韦钊一踏进屋里,便被呼啦啦一屋子仆从惊了一跳。他向来眼力高深,浮光掠影地一眈那些张脂粉脸蛋儿心下则有了底。刘效见他来了,没事儿人似的给他拉开一张凳:“将军必然饿了,歇下进点儿填肚子的吃食。”

韦钊压着试探坐下来,仍旧侧目暗瞧他。魏王颜色如常,一身宝蓝衬得两颊现朱,一双粼粼眼儿含着暗箭,更比昨日俊艳三分。他径自先夹了一筷子,浑没把地上的那些放在眼里。

韦钊见此,不觉一凛,筷子抓得死紧,夹起碟里一颗香豆也大动干戈得跟割下一颗突厥脑袋似的。

“将军练多了,连手也使不得劲了。”刘效嘴上嗔他,手上将那颗豆完完满满地夹进韦钊碗里,“明日将军不如早些回来,省得徒增病痛。”

韦钊连忙颔首称是,此后便噤了声,不敢多说一个字。心里则暗骂自己这几年没打仗,脑子也跟着生了锈。多少人因着刘效那张脸,早忘了这张脸下头的那个人的心是墨一样黑,肠子是线团一样曲折。

刘效用得差不多了,偏头见韦钊才不过划了几口饭,心觉好笑:“将军在这儿如坐针毡的,可知晓了我气在何处?”这一张口,即引得整屋目光尽数投来,他却两眼独独尽数只对上了韦钊的。

“自然是气我为夫不仁,御下不严,伤了夫君一颗菩萨心。”韦钊人是极坚硬的,嘴却适时地软得很,“夫君慈悲之人,便饶恕他们这一回,罚几月银子罢了。此番往后,今日之事,绝不再有。”

刘效面上终于露出点真心实意的笑模样:“若将军应我一件事,这事儿也都好商量。”

韦钊松了一口气,却还得不动声色:“殿下且说来。”

“敢让将军同孤来一场赌局。”刘效不急不慢,话里却有百般算计,“明日赶早,孤与将军校场里比箭,请昭义军众将士观战。”

韦钊方晓得,刘效一步一局,已经把他给缠死了,容不得他说一个“不”字。

第四章

穹顶无色,天光朗然。

两匹肌色浅淡的马悠哉游哉行在路中央。左右无人,四下静谧。光秃秃的树杈子七横八斜支棱着,实在是不如何好看。

刘效搭了一件白狐皮斗篷,里衬一件水绿色缺袴袄子,骑在其中一匹上头,唇红齿白,眉间含笑,一手提着缰绳,一手闲得发慌。

“校场约莫还有小几里,忍一会。”韦钊只一身薄薄的黑色袍衫,骑在另一匹上,脊背铁打似的板直。

“不急,”刘效侧过头来,捏着缰绳的指头稳稳当当,“趁此机会同将军说点糊涂话。”

韦钊也偏过脸瞅他:“我只当魏王殿下是说不得一句糊涂话的。”

“庙堂之高说不得,”刘效稍顿,将唇角细细压平了,“将军身边自然说得。”

“夫君笑话我了。”韦钊转过头去,一声轻笑揉进风里,“夫君呆惯了京畿,不嫌蓟州无趣已是我之大幸。”

刘效客套话说得圆滑:“将军不必过谦了。各地风物本不相同,强使其肖似岂非无谓之功?”

“若说起蓟州街上最为热闹的时节,大约是上元时候。”韦钊略昂起头,咂摸着回忆里的灯烛味儿,“灯杂,点起来花花绿绿,虽比不得京城里的精细,倒也值得一观。”

刘效立刻附和着露出点儿惋惜的神色:“那是我来得不赶巧。”

此时上元节已过了一月有余,便是再节俭的人家,也拿不出一盏新崭崭的灯来了。

“在这儿时间过得快,”韦钊身形端正,马蹄达达如同行军,一对眼珠子却犹犹豫豫,不住瞟着刘效渺不足道的色变,“沙暴一刮,大雪一下,下一回过节也不过一眨眼的功夫。”

刘效并没应话的意思,他直视前方,忽地察觉了什么似的,缓缓勒了马:“到了。”

武台下的兵士一个二个都穿了贴身的袴子列成矩阵,形容整肃、队列齐稳,一分不偏,一毫不差。陆炳独立在一侧,按着一把长剑,目不斜视,散出一股子威压来。

两只两掌大的靶,用红粉将靶心细细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