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言情小说 - 天作不合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5

分卷阅读65

    里发现本不该见于市面的北境戍边军专供“松原碎雪米”,她心中一直都有强烈的不安。

    “希夷神巫门”一个小小头目,竟能得到“凡有私贩者,斩立决”的军需米,这背后意味着什么,在没有实证之前她不敢妄做揣测。

    她想,既岁行云能那么仔细描述这地方,按常理该是亲自来过这家酒肆,且不止一回,所以才能讲得那么仔细。

    方才贺渊解释了的来由是关于戍边战士,这无疑佐证了她这推测。

    但愿结香能从店小二口中探到有用的消息。

    赵荞笑笑,冲贺渊抱拳认负:“这次算你厉害。我就是吃了不识字的亏!”

    语毕兀自捧了自己的酒盏走出去,撩开雅阁珠帘红幔,执酒凭栏,专注地俯瞰堂中戏台。

    *****

    一时间,雅阁内只剩下贺渊与不明所以的韩灵。

    “什么意思?那折叫的话本子,与‘绿裳’酒,怎么凭空扯到几百里外的北境戍边军去了?”韩灵压着嗓疑惑不已。

    贺渊端起茶盏浅啜一口,目光须臾不离珠帘外那个执酒凭栏的纤细身影。

    口中轻声解释:“点菜时店小二提过‘绿裳’极烈,行伍战士都扛不过半坛子。也就是说,他常见行伍战士来这里喝酒。而方才楼下那些学子又说,鼓书姑娘久不讲,是觉旁人‘听不懂’。”

    说书是予人消遣,无论哪种说书形式,其核心都一定是浅白通俗地讲故事,要的就是人人能听懂。

    学子们所说的“听不懂”,必定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意思是从前有‘听得懂’的知音人来,说书姑娘才会讲那个故事,”韩灵恍然大悟,“你说最初是关于戍边将士的。那知音人,多半也是同样镇守苦寒边关者。离原州最近的戍边战士……”

    只有松原的北境戍边军!

    “嗯。”

    隔着珠帘红幔,贺渊一直凝着外头的赵荞,心事重重。

    “你俩真真绝配,寻常人可跟不上你们这鬼脑子,”韩灵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了笑,“不过,她运气未免也太旺了点吧?”

    在枫杨渡那么多船队中刚好挑到“希夷神巫门”名下爪牙,顺藤摸瓜就从船家老大那里探到北境戍边军有异的蛛丝马迹。

    今日又在满大街那么多酒肆中随手一指,就指中这家北境戍边军将士常来的酒肆。

    若说枫杨渡那次还不算全凭运气,毕竟她已事先命阮结香在码头摸过底,挑的就是各种特征都疑似与“希夷神巫门”有关的船队;那今日这酒肆,分明就是随手瞎指的啊。

    贺渊淡扫了韩灵一眼:“我开始也以为她是随手指的这里。”

    此刻冷静回想,她在大街上一路磨磨蹭蹭时,全程都在东张西望,显然是有目标的。

    而且点菜时店小二介绍“松花酿”,她问是不是外头旗招上那三个字,店小二答,以往旗招上是写的“松花酿”,年前东主让换成商号“一江春”。

    “我猜她大约从前听谁提过有这么个地方,特地找来的,”贺渊抿了抿唇,“搞不好,告诉她这个地方的人,还恰与北境戍边军有关。”

    她八成是没记清楚这家店的商号,只记得是当家最气派的一家三层酒肆,才在大街上兜兜转转找半晌。

    平时精得跟狐狸似的,倔起来也会犯傻。

    怕是觉得若开口求助,说自己不识字,让大家帮着找,会跌了大当家的威风。

    “你可真是越来越懂她了,”韩灵轻笑,端起茶盏,以探究的目光斜睨他,“倒也不出奇,毕竟这一路你都在看着她。你自己知道吗?只要她在你跟前,你总会看着她。”

    贺渊脊背一僵,方寸大乱般不知该将眼神落向何处,咬牙冷声:“我奉圣谕护她安危,不看着她,难道看着你?”

    “嘴硬。虽你不记得了,可这姑娘是匣中明珠,平日隔着一层不觉如何,但若有机会凑近掀盖,那份光彩闭上眼睛都不会错辨,怦然心动是理所当然的,不是吗?”韩灵低声笑叹,“我观你脉象,近来心思郁结得厉害。不妨说说?”

    “不知从何说起。”贺渊略略闭眼,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那股突如其来的撕裂感。

    出京大半个月,这种猝不及防的痛楚频频发作,他都已适应到快要麻木了。

    尤其抵达原州与柳杨面谈后,他心头没来由的困惑与挣扎愈发严重,这痛楚发作时便愈见强烈。

    他终于艰难而气微的吐出些许隐秘心事:“有时,会觉有许多双眼睛在背后看着我。”

    每一次,只要他心中因赵荞而滋生出片刻欢喜与甜蜜,过不了多久,那些眼睛必定会出现。

    那些沉默的注视让他不知该如何自处,也让他不知该如何面对赵荞。

    因为那些幽幽的目光似乎都在控诉:你凭什么。

    *****

    那折果然不负众望,十分精彩。

    戏台两侧大鼓恰如其分配合着说书姑娘口中跌宕起伏的情节。

    鼓点低婉时,是拂柳分花,鲜衣少年陌上足风流;激昂时,是意气风发,金甲长戈策马边陲黄沙;豪迈时,是恣意洒脱笑望长河孤烟;壮丽时,是刀光剑影里九死无悔。

    千百年前的那位战士生在风云际会、名将辈出时,没能封侯拜相,便没能在官家青史上浓墨重彩留下姓名。

    可幸好,只要世间还有会讲这折故事的说书人,天地便知他来过。

    赵荞端着酒盏趴在雕花栏杆前,目不转睛地俯视下方戏台,看得认真,听得动情,眼泪跟着扑簌簌落下来。

    “大当家,您……”

    奉命去向店小二打听消息的阮结香去而复返,被她这副泪流满面的模样吓了一跳。

    “哦,没事,这鼓书太容易叫人共情了,”她接过阮结香递来的绢子擦去眼泪,回身撩起雅阁的珠帘红幔,“回头等事忙完了,你记得找人来问问这姑娘愿不愿进京去。”

    坐在桌前的韩灵就听到她后半句,已然目瞪口呆:“财大气粗啊。听书听高兴了,就要将人家说书班子买回去?!”

    “又不花你的钱。”

    “又不花你的钱!”

    一冷淡一激动,两道嗓音异口同声。

    贺渊假作无事地目视前方,浑身散发这着“什么都别问,我也不懂为什么要这样”茫然无措。

    赵荞尴尬笑道:“走了走了,有事回去说。”

    她瞧着结香的神情,该是打探到重要消息了,这里毕竟不是可以完全放心说话的地方。

    第42章

    回到折柳客栈,径自进了赵荞与贺渊住的那间房, 阮结香才道出从店小二那里打听到的惊人消息。

    “店小二说, 以往戍边军前哨营的人, 每回换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