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

    她跟随进门二重门,到了中堂,来到一个紧闭的房间前。

    林中月敲了敲房门,低声道:“大人,秋大人来了。”

    房门缓缓打开一条缝,清晨的阳光照进漂浮着的尘埃,她走了进去。

    一进门就见里面正挂着几幅山水画,一个五十出头的女人端坐在主位上,手捻一串菩提佛珠,布满皱纹的眼角显露着岁月痕迹。

    来之前,秋姝之调查过顾郑的过往,她也是寒门出身,后来成了秦政的门生,又娶了秦家子,和秦氏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路高升,最后成了万人羡慕的顺天府府尹。

    秋姝之本以为,一个一步一步从下层爬上来的人应该眼中锋刃如刀剑,但没想到的是,顾郑看起来十分和蔼,慈眉善目的样子让认几乎忘记了她如今显赫的地位。

    “你就是秋姝之。”她的声音微微有些苍老,滚动的菩提佛珠发出一丝响动。

    秋姝之恭敬的跪在她面前:“顺天府治中秋姝之,见过府尹大人。”

    顾郑微微抬手:“免礼吧,听说你是这届探花?”

    “正是。”

    顾郑眼眸悠长,语气中略带回忆:“当年老身也是探花入仕,一晃已经过去30年了,想当年在翰林院做编修做了五年才被调去陕西做知府,你入仕不到两月就坐到顺天府,这在我当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真是后生可畏啊。”

    秋姝之眉头微微一皱,顾郑话中有话,似乎对她的晋升之路有些微词。

    不过这一路晋升确实有些快,这是她从未料想过的,谁让她莫名其妙卷进了皇权与秦氏的斗争旋涡之中,若是顺着,还能有在两方势力之间夹缝求生的可能,要是现在站队,她只会创下穿越女最快死亡记录。

    她能做的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听说秦舒派往百越是你的意见?”顾郑忽然一转话锋问道。

    “是。”

    顾郑拨弄佛珠的手一停:“这计策倒是个不错的阳谋,难怪太后会如此看中你,不过此计有个绝大的漏洞。”

    秋姝之眼眸一沉:“请大人指点。”

    “百越与滇境相邻,要去百越一定会经过滇境,滇王是大启唯一的异姓王,对秦氏意见颇深,把秦舒送去滇境就等于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秋姝之心唰的一下沉入冰窟,立马跪在地上:“下官绝无此意,请大人明察。”

    顾郑呵呵笑了两声,佛珠啪啪响动:“起来吧年轻人,你才入仕途不知个中关系厉害深浅,这不怪你。”

    “既然秦舒去滇境有危险,不如尽快将她召回。”她赶紧说道。

    顾郑漫不经心的摆摆手:“不必了,人都已经在路上了,要是这时召回百姓会怎么想?陛下也会不悦。”

    “可、”

    “你放心,秦舒这次去滇境不会有危险。”

    秋姝之眼中划过一丝疑虑。

    姜还是老的辣,顾郑一眼看出她的疑惑:“你可是不明白为何滇王不会动手?”

    秋姝之点点头。

    “秦舒孤身如虎xue,姜姒又何尝不是?”顾郑微微一笑,和蔼的脸上像平静海中的暗礁,触之则险。

    秋姝之恍然大悟,原来她竟然遗漏了这么重要的一环。

    怪不得明明贵为世女,却要来参加科举考试,放着世袭王位不坐,偏要来远离势力范围的京城受他人桎梏。

    表面光鲜亮丽的她,竟也只是个质子而已。

    第16章 开始攻略副本 副本

    她终究还是太年轻,自以为提了一个一石二鸟的计策,殊不知这些门阀贵胄之间利益关系匪浅。

    幸好顾郑没有怀疑她。

    拜过顾郑之后,由林中月领着她入了府衙,顾郑交给她的工作不过是一些日常琐碎的折子,看来顾郑还没有真正接纳她。

    不过她也不急,太急功近利只会让人反感,不如徐徐图之。

    第二日上朝,百官齐聚汇报着今日政事。

    金銮殿上月深高坐龙椅之上,一身正红撒金的衣袍,长发挽起凤冠高束,眉目低敛而冷淡。

    在她身侧垂着一片珠箔,隐约可见后面端坐着一位清俊隽秀的男子,折扇轻摇之间令珠箔微微晃动,不经意露出秦倾温和淡然的双眸。

    这样垂帘听政的场面,月深早已习惯。

    当户部侍郎说完今年国库空虚之后,大殿之内一片安静,文武百官皆噤声不言。

    月深淡眉冷扫,沉声问:“各位爱卿有何对策?”

    这才刚刚开春,国库便亏空不足,偏偏今年南方缺雨,三月插下的早稻倒了一大片,京城周边地区也闹着缺水,谁都不敢在这个档口接下户部侍郎的话头。

    只有顾郑支着不灵活的腿脚跪下:“回陛下,臣觉得可以提高百姓税务暂时度过。”

    “不妥。”月深眉头微微。

    农业是国之根基,今年本就已经显示出大旱的苗头,若是这时候提升百姓税务,她更会失掉大启民心。

    顾郑像是早就料到了她的回答,接着说:“陛下,今年顺天府东路厅,北路厅皆出现河流断流的现象,京县地区更甚,不少农户因为缺水而不得不跑到京郊借水,今年秋收恐怕收成不保,若不此时早做筹谋,只怕......”

    顾郑说的含蓄,但月深明白,秋收之后农民没有吃的,就会背井离乡成为难民,到时候朝廷恐怕连赈灾的钱都拿不出来。

    --